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屈大均参加抗清斗争失败后,削发为僧并将居所命名为“死庵”

作者:屈大均

 

屈大均补南海县生员

屈大均生于1630年(崇祯三年)10月10日,儿时随入赘邵家的父亲居住在南海县西场(即今之广州荔湾区西场)。1640年(崇帧十三年),随父亲归原籍番禺,恢复屈姓,更名大均。早年受业于陈邦彦门下,1646年(顺治三年)补南海县生员。

屈大均参与抗清斗争失败

1646年(顺治三年)清军陷广州。1648年(顺治五年),屈大均参加其师陈邦彦以及陈子壮、张家玉等的反清斗争,同年失败。后至肇庆,向南明永历帝呈《中兴六大典书》,授以中秘书,不久因父殁急归。

屈大均削发为僧,并将居所命名为“死庵”

早年受业于陈邦彦门下,深受其思想的熏陶。曾参与陈邦彦等人发动的抗清斗争,并在陈等人遇害后冒着风险收敛他们的遗骸。其后,为避免清廷的迫害,他入寺庙削发为僧,并将居所命名为“死庵”以示誓死不臣服清廷之意。其间,他以化缘为名奔走各地积极参与反清活动,并曾遣人送情报给抗清名将郑成功,欲引导郑的舟师沿海路进攻南京。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空洞的美”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屈大均(1630—1696)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字翁山、介子,号莱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曾与魏耕等进行反请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中文名
屈大均
别    名
字翁山、介子,号莱圃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广东番禺
出生日期
1630年10月10日
逝世日期
1696年6月27日
职    业
学者;诗人
代表作品
《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四朝成仁录》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