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李存勖奇兵潞州破夹城,制御制军歌,部队被称“鸦军”

作者:李存勖

 


李存勖在父亲去世后,除内患破夹城,充分展示自己谋略

在李克用病死后,李存勖又充分施展了自己的谋略,不但除去内患巩固了自己的地位,而且出奇兵在潞州大破梁军的夹城,让朱温慨叹不已。
 

初继晋王之位,李存勖并未锋芒毕露,而是静观其变。叔父李克宁受李克用的委托,掌握军政大权,起初李克宁协助侄子李存勖内外治理,但后来却在别人的怂恿下欲取而代之,加害李存勖。李存勖在危难时刻得到了父亲旧臣张承业的大力支持,最终果断地除掉了李克宁,地位初步稳固。然后,李存勖便集中力量对付梁军,机智果敢地解了潞州之围,给朱温一个下马威。
李克用死的时候,晋军与梁军对峙潞州,李存勖想立即出兵解围,有的人认为服丧期间不宜出兵,李存勖则对众人分析道:“敌人以为我们正在服丧,肯定不会出兵作战,况且又认为我年轻,刚刚接替父亲之位,肯定没有治国能力,更不用说领兵打仗了。这样,敌人一定会精神懈怠毫无防备,如果这时我们突发奇兵,先发制人,那一定会成功的。”说服了众人,李存勖立即整军出发,直扑潞州的梁军。部队出发后,路过三垂岗,不由得想起二十年前父亲在此地饮酒所说的那番话,李存勖异常感慨,暗下决心要将梁军彻底击溃。趁着漫天浓雾,率领周德威等将领分兵直捣梁军的营寨,梁军果然毫无防备,被李存勖杀得丢盔弃甲,狼狈逃窜。这次奇袭成功大大挫掉了梁军的锐气。朱温闻讯,惊讶得张大了嘴,半晌才挤出一句话来:“生儿子就应当生李亚子这样的!李克用虽死犹生,我的儿子们与之相比,都是些猪狗之类无用的东西。”

李存勖经过努力,其力量比父亲李克用时要强很多

得胜之后,李存勖回到了晋阳,也就是太原,紧接着又开始了系统的整顿改革。其实在他刚继晋王之位时就已开始了,先任命李存璋为河东马步都虞侯兼军城使,负责整顿军纪。李存璋立即部署,打击扰乱军纪的将士,诛杀了几个首领,没过几天,军纪大振,百姓们拍手称快。等破了潞州之围,李存勖又进一步全面整顿,不仅是军纪,而且涉及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命令各州县保举贤良之人充任官吏,罢黜地方的贪官污吏。同时减轻人民的租赋税收,抚恤孤儿与老人,为民平反冤狱严厉打击盗贼。李存勖身体力行,每当路上遇到饥寒的百姓,就下马亲自慰问。从此,河东地区民心依附,百姓开始安居乐业。经济的发展反过来又为李存勖的作战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对于军队的整顿更是重点,为提高战斗力,他制定了严格的军律,下令骑兵在见到敌人之前不准乘马,步兵和骑兵战斗部署已定时,必须保持严整的队形和阵式,不得随意跨越防区地界,以防止发生混乱,给敌人以可乘之机。分路进军时,到达集结地的时间不得延迟,违者斩首。这次改革收到了极大的效果,三军将士作战都勇猛向前,以一当百。同时,李存勖还将自己的音乐才能用于军队,自写歌词,自谱曲子,让将士一起放声高唱,称为御制军歌,作战前不论上一次是胜是败,都要齐唱军歌,所以将士们在作战时都忘掉了生死,唱歌打仗可算是李存勖用兵之一绝。在加上河东兵都穿着黑衣,铠甲也用黑衣包裹,所以被称为“鸦军”。不过,他们唱的军歌肯定比乌鸦唱得好听。
经过努力,不但军队的战斗力大增,经济实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李存勖的力量比父亲李克用时要强很多,所以才能在和朱温的对抗中逐渐地占了上风,为日后夺取山东,灭掉后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此后,李存勖便和后梁展开了对黄河以北地区的争夺。河北的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占据了河北,向西就可以攻击河东,向南则可以压服后梁。当时的河北地区主要有三支割据势力:王镕占据镇州(今河北正定),为成德节度使,王处直据有定州(今河北定县),为义武节度使,刘守光在幽州(今北京城西南),为卢龙节度使。三人当中,刘守光的势力最大,而王镕和王处直较弱。朱温称帝建立后梁时,三镇为保持自己的割据势力,均表示臣服归顺。而李克用也极力拉拢三镇,想趁机将河东的势力扩张到河北。

李存勖柏乡大战胜利而归,使得朱温败退被儿子杀死

王熔和王处直由于不满朱温的猜疑与滥杀,反梁而投向了河东,朱温发兵征讨,王镕和王处直急忙向李存勖请求援兵。李存勖立即派周德威率兵作为先锋出发相救,自己亲率大部队随后增援。中途俘获了梁军士兵,得知朱温派兵遣将时曾经下令:“镇州就算是用铁铸成的,也要给我拿下来!”李存勖为激励两州将士死守的决心,派人将俘虏送到了镇州和定州。后来两军在柏乡一带展开激战,周德威与其他将领奋勇冲杀,机智调兵,最终大败梁军,取得了柏乡大战的胜利。
后来,幽州的刘守光在囚禁父亲刘仁恭夺取节度使之位后,发兵攻打镇、定地区,李存勖率军救援,而朱温则应刘守光的请求趁机再次和河东军开战,由于柏乡惨败的阴影还没有忘记,进军路上心情暴躁,以致于交战之前就杀死了几个文官,勇将李思安也被斩首。朱温自己泄了些怨气,但却使部下心神不宁,导致又一次惨败。还未碰上晋军,就有流言说晋军大部队已经铺天盖地而来。朱温如惊弓之鸟,竟丢下自己的行营大帐,奔逃到枣强(今河北枣强),与大将杨师厚一起攻城,因为守军抵抗,在攻陷后梁军竟血洗该城。河东的援兵在李存审的率领下,仅以几千人对付朱温的强兵五万。李存审在夜里先以数百名骑兵突袭梁军,朱温不敢恋战,又烧大营逃命。惊慌之中又迷失了方向,走错了路。跑出一百五十里后才发现。对滥杀成性的朱温早已恨之入骨的河北人民听说梁军又来,纷纷拿起武器到处袭击梁军,有的在地里劳动的农民也举着锄头痛击梁军。朱温这次败退,因为并没有和河东军主力交锋,所以更觉得窝火,结果一病不起,退回之后被儿子杀死。

李存勖手下败将朱温儿子朱友圭,杀父继位,被除

朱友圭杀父继位后,众兄弟都不服,特别是朱温和张惠所生的朱友贞,身为嫡子,更是打起了“除凶逆,复大仇”的旗号,联合魏博节度使杨师厚兴师问罪。在杨师厚的帮助下,朱友贞得到宫中禁军的配合,最后杀死朱友圭,夺取了皇位。在五代时期,他是通过兵变夺取皇位的第一个人,从此为以后的兵变提供了效仿的先例。
但朱友贞并没有遏止后梁衰亡的趋势,相反,却加强了这种趋势。朱友贞重用为他夺取帝位出谋划策的赵岩,而且赵岩又是父亲朱温的女婿,关系亲密。但赵岩没有治国之才,只会弄权乱政,败坏风气。中央政治被他们弄得腐败了,一些老臣在他们的纵容下横行霸道,基层的官吏更是敲诈剥削,任意加重百姓的负担。朱友贞不善用人,派朱友能任陈州刺史,朱友能却只会横行乡里,纵容下属骚扰百姓,最终逼出了陈州农民起义。起义虽然被镇压,但说明后梁统治已经到了穷途末路。本来陈州是后梁的财赋重地,当初朱温能称霸中原,打败并消灭秦宗权,正是靠张全义经营陈州,全力供应才得以实现的。朱友贞却反其道而行之,这又怎么不加速自己的灭亡呢?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恋曲'”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后唐庄宗李存勖(xù,一作“勗”)(885年-926年),小字亚子,代北沙陀人,生于晋阳(今山西太原),五代时期后唐开国皇帝,晋王李克用之子。唐光启元年正月(885年12月)生于晋阳宫,天佑五年(908年)继晋国王位,之后经过多年的征战,北却契丹、南击朱梁、东灭桀燕、西服岐秦,一步一步使得晋国逐渐强盛起来,就是死敌梁太祖朱温都不得不感叹“生子当如李亚子”。同光元年(923年)四月在魏州(河北大名府)称帝,国号叫“大唐”,史称后唐,并于同年十二月灭梁朝,定都洛阳。天成元年(926年)死于兴教门之变,庙号庄宗,谥号光圣神闵孝皇帝。
李存勖自小长相卓尔不群,成年以后英明神武,素以勇猛善战闻名,又长于谋略,生前统一大部中国,开启后唐中兴霸业,和後梁血战十馀年,大小百馀战,作战英勇异常。世人论五代诸帝皆以庄宗武功最盛。
李存勖会打天下,却不懂得治天下,宠幸伶人,重用宦官,又吝啬钱财,不懂抚恤士兵,三年即兵变被杀,失败之速,亦是罕见。北宋欧阳修写《新五代史·伶官传序》便是讨论李存勖沉溺逸乐、宠信乐官而致亡国的史实,说明「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历史规律。《旧五代史》则称赞李存勗是中兴之主,是唐朝的合法继承者。存勖虽武人,但洞晓音律,能度曲,尤善二字叠,曾自制词谱,后人为之惊艳。存词四首,载《尊前集》。

本    名
李存勖
别    称
李存勗,李天下
字    号
小字亚子
所处时代
唐末五代
民族族群
沙陀族
出生地
晋阳
出生时间
885年12月2日
去世时间
926年5月15日
主要成就
建立后唐,灭亡后梁、前蜀
在位时间
908年-926年
年    号
同光
尊    号
昭文睿武至德光孝皇帝
庙    号
庄宗
谥    号
光圣神闵孝皇帝
陵    号
雍陵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