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蔡确千古佳句“鹦鹉声犹在,琵琶事已非”,却与章惇、韩缜被斥为“三奸”,而司马光、范纯仁和韩维誉为“三贤”

作者:蔡确

 

蔡确名句“鹦鹉声犹在,琵琶事已非。堪伤江汉水,同去不同归。”

蔡确被贬新州时,只有一个叫琵琶的爱妾相随,另外还养了一只鹦鹉。这个鹦鹉能学人语,每当蔡确呼唤琵琶时,只要敲一下小钟,鹦鹉就会呼唤琵琶的名字。不久,琵琶死于瘟疫,从此蔡确再没敲过小钟。一天,蔡确因事误将小钟击响,鹦鹉闻声,又呼琵琶名字。蔡确触景生情,大感悲怆,赋诗一首:“鹦鹉声犹在,琵琶事已非。堪伤江汉水,同去不同归。”

蔡确等受到“车盖亭诗案”牵连,是北宋开国以来最大的一起文字狱

车盖亭诗案是北宋开国以来打击面最广、打击力度最大的一项文字狱案。元祐党人利用高太后对蔡确等变法派的不满,捕风捉影,对整个新党集团进行了一次斩草除根式的清算。车盖亭诗案是北宋开国以来朋党之争中以文字打击政敌面最广、力度也最大的一起文字狱。

蔡确、章惇和韩缜被斥为“三奸”,司马光、范纯仁和韩维誉为“三贤”

在蔡确被贬新州时,旧党将司马光、范纯仁和韩维誉为“三贤”,而将蔡确、章惇和韩缜斥为“三奸”。他们将王安石和蔡确亲党的名单张榜公布,以示警告,同时对元祐元年被司马光等斥逐的新党人员如章惇、韩缜、李清臣和张商英等人再加以重贬,又对在朝的新党,如李德刍、蒲宗孟等人,都被降官贬斥。 司马光的同僚及追随者们在高太后的支持下,欲给新党以毁灭性的打击,来巩固自己的势力。

新党借乌台诗案只打击了苏轼一个人,而旧党借车盖亭诗案却几乎放翻了新党全体所有人

然而在新党官员看来,旧党上台后,对新党大打出手,用的手段更是前所未见的卑劣。新党成员李定等人加害苏轼的乌台诗案只打击了苏轼一个人,而旧党借车盖亭诗案却几乎放翻了新党全体所有人。随着被压抑的时间增加,新党众人怨恨、报复的欲望变得越来越强,宋朝的政治风气也变得前所未有的狭隘凶险。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血色《蔓陀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蔡确简介

蔡确(1037—1093),字持正,泉州郡城人,宋臣。举仁宗嘉祐四年(1059年)进士,调州司理参军。韩绛宣抚陕西时,见其有文才,荐于其弟开封府尹韩维属下为管干右厢公事。

本    名
蔡确
别    称
蔡持正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泉州晋江
出生时间
仁宗景佑四年(1037年)
去世时间
哲宗元祐八年(1093年)
重大事件
车盖亭诗案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