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萧赜
萧赜出生时他母亲梦见龙盘于屋顶,故小名为龙儿
南朝宋元嘉十七年(440年),萧赜出生于建康(今江苏南京)萧道成的青溪宅第中,据说萧赜出生当天夜里他的母亲刘智容梦到有龙盘踞在屋上,因此他的父亲萧道成给他取小名为“龙儿”。
萧赜最初担任寻阳国侍郎、州西曹书佐、赣县县令等职。 泰始二年(466年),南朝宋江州刺史、晋安王刘子勋谋反,萧赜因不顺从刘子勋,而被南康相沈肃之关在南康郡的狱中。后来族人萧欣祖、门客桓康等攻破郡城迎救萧赜。沈肃之率领将吏数百人追击,萧赜和身边的人拼死作战,生擒沈肃之,斩首一百多人,于是率领身边的一百多人举义兵。
始兴相殷孚率领一万兵力前往寻阳投靠刘子勋,有人建议萧赜截击殷孚。萧赜考虑到人数太少,寡不敌众,便退避屯兵在揭阳山中,招兵买马发展到三千人。刘子勋派遣其部将戴凯之担任南康相,又任命军主张宗之部一千多兵力前往协助。萧赜带领部队前往南康郡,在南康口击退戴凯之别军首领程超的数百人,又进击张宗之,大败张宗之部并将其斩首,于是兵围南康郡城。 刘子勋部将戴凯之以数千人固守,萧赜亲率将士尽日攻城,终于攻陷,戴凯之逃走,萧赜杀死刘子勋所任命的赣县县令陶冲之。萧赜占据郡城,派遣军主张应期、邓惠真三千人袭击豫章。刘子勋派遣军主谈秀之等七千人,与张应期在西昌对峙,修筑营垒,双方多次交战难决胜负。听说萧赜准备亲自来战,谈秀之等便退散而去。
叛乱平定后,刘宋朝廷调萧赜进京担任尚书库部郎、征北中兵参军,封西阳县子,兼任南东莞太守、越骑校尉、正员郎、刘韫抚军长史、襄阳太守。又另封赣县子,食邑三百户。萧赜坚决辞让不肯接受。于是转任宁朔将军、广兴相。
萧赜平平定刘休范叛乱,多次升官,要求西进讨敌不被允许
元徽二年(474年),桂阳王刘休范谋反,萧赜派兵袭击寻阳,抵达北峤时,叛乱已被平定。宋后废帝刘昱升任萧赜为晋熙王刘燮的安西谘议,萧赜没有接受,又回到自己的领郡。之后转任司徒右长史、黄门郎。
元徽四年(476年),朝廷任命萧赜为晋熙王刘燮镇西长史、江夏内史、行郢州事。 元徽五年(476年),宋顺帝刘准即位,调任晋熙王刘燮为抚军、扬州刺史,并让萧赜为担任左卫将军,辅助刘燮一起到任。同年十二月,沈攸之起兵反叛,当时朝廷的任命还没下达,萧赜看到沈攸之进军的道路中途可以待敌,便领兵占据盆口城做好战守的准备。萧赜的父亲萧道成听说后大喜说:“真不愧是我的儿子!”萧赜要求西进讨敌,但没有得到批准,于是派遣偏军支援郢城。当时平西将军黄回等都受萧赜的节制调度。加任萧赜为冠军将军、持节。
升明二年(478年),沈攸之的叛乱被平定,朝廷转任萧赜为散骑常侍,都督江州、豫州的新蔡、晋熙二郡军事,征虏将军,江州刺史,仍旧持节。封闻喜县侯,食邑二千户。同年调任侍中、领军将军。并赐给鼓吹乐队一部。府中设置佐史。兼任石头戍军事。不久又加任持节、督京畿诸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