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傅介子奉汉昭帝之命有啥楼兰王,可见其胆识与谋略均超乎常人

作者:傅介子

 

对于傅介子的出生地及埋葬地说法不一,又各有依据
故里与出生地
关于傅介子的故里与出生地,《汉书》中只说“北地人也”。而秦汉的北地郡是一个很大的范围,从今陕西中部到甘肃东部,还包括宁夏全部和内蒙古西部一部分,都是北地郡所辖。但是由于三国两晋时代有侨置北地郡和泥阳县的行为,作为傅介子同宗的后代如曹魏时代的傅玄、西晋时期的傅咸等已有论者认为他们的故里是今天的陕西铜川市耀州区。
庆阳市辖区的庆城县和宁县,都各自认为是傅介子的故里和出生地。庆城县的依据是傅家巷和庆城西塬的傅介子墓,而宁县的依据是傅家村等流传的家谱。
归宿与埋葬地
小说家高建群在他以傅介子为主人公的中篇小说《刺客行》尾部说:关于傅介子最后的去向。没有人能提供一个确凿的说法。他肯定没有回到中原去,如果回到未央宫的话,那这一场刺杀楼兰王的惊天动地的胜利会震动朝野,并且会被史官们大肆渲染的。
有一种说法,说傅介子后来融入到李陵将军那三千降卒中去了,并在那里度过自己最后的晚年。这种说法十分荒唐,是对英雄傅介子的诬蔑。李陵是在汉武帝时兵败叛国投敌的,而傅介子是在汉昭帝时立功封侯的,两人不在一个时代。傅介子立功封侯时,李陵早就叛国投敌了。
以上纯粹是小说家之言,不宜当作史实。反而是汉昭帝的诏书明确分封七百户给傅介子,为义阳侯。如果傅介子没有回朝,这些分封又有何意义?可以肯定的是傅介子回到了中原!至于他晚景凄凉,也许可能。但这恰恰说明他回到了中原。儿子傅敝有罪不能嗣爵,就是造成他晚年不幸的事件吧!
关于他的埋葬地,在庆城县西塬石马坳有傅介子墓,墓前有石马、石羊、石虎、石人各一对,并有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游击将军张桓刻立的碑文。但是正如李梦阳所记载,东山葬不窋(周先祖),西山葬介子。 


对记载与傅介子相关人物事迹的史书典籍进行简单介绍
《汉书·卷七十·傅常郑甘陈段传第四十》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言以对”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傅介子(?一公元前65年),西汉勇士和著名外交家,汉族,北地(今甘肃庆阳西北)人。昭帝时,西域龟兹、楼兰均联合匈奴,杀汉使官,略劫财物。他要求出使大宛,以汉帝诏令责问楼兰、龟兹,并杀死匈奴使者,返奏被任为平乐监。前77年(元凤四年)又奉命以赏赐为名,携带黄金锦绣至楼兰,于宴席中斩杀楼兰王,另立在汉楼兰质子为王。以功封义阳侯。

中文名
傅介子
国    籍
西汉
民    族
出生地
北地义渠(今宁县)
逝世日期
公元前65年
职    业
将领、外交家
主要成就
斩杀楼兰王
封    爵
义阳侯
官    职
中郎、平乐监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