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公冶长德才兼备,不愿做官,公冶长墓位于诸城市,墓尚存祠已毁

作者:公冶长

 

公冶长在孔子七十二弟子中第二十,德才兼备,不愿做官
公冶长(gōnɡ yě cháng)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名列第二十。
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
相传通鸟语,并因此无辜获罪。孔子出于对诸侯开政的不满,又因对公冶长身陷囹圄而痛惜,便说:“公冶长虽在缧绁之中,非其罪也。”并将女儿许他为妻。
公冶长婚后,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叫子犁,早亡,一个叫子耕。
公冶长一生治学,鲁国君主多次请他为大夫,但他一概不应,而是继承孔子遗志,教学育人,成为著名文士。深受孔子赏识。

公冶长墓位于诸城市,唐玄宗追封他为莒伯,现在墓尚存祠已毁
公冶长墓,坐落在诸城市马庄乡锡山子(原名公冶山)东南麓。
唐朝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曾追封公冶长为莒伯,北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追封其为高密侯,南宋度宗咸淳三年(1267)以“高密侯”从祀孔子。明世宗嘉靖九年(1530)改封先贤公冶子。
公冶长墓上封土为圆锥形,高3米,底径10米。所在锡山又名公冶山,先进村原名公冶长村。墓上原建有公冶长祠,明弘治六年(1493年)始移建于墓前。清代《诸城县志》载有公冶长墓与祠的平面图,并有自明代正德十年(1515年)以来三次修缮的情况。今祠已毁,墓尚存。院内碑碣林立,古木参天。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无休无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公冶长(?—?),公冶氏,名长,字子长、子芝。汉族,春秋时鲁国人,今山东诸城贾悦镇近贤村人。

中文名
公冶长
别    名
字子长
国    籍
中国-东周-鲁国
民    族
华夏族
出生地
春秋时齐国
职    业
学者
毕业院校
孔门
信    仰
儒学
主要成就
会鸟语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