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天文
对朱天文所获得的影视编剧奖项及文学奖一一进行简单介绍
中国长春电影节
▪ 1996 第3届 中国长春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编剧奖)好男好女 (获奖)
台湾电影金马奖
▪ 2015 第52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刺客聂隐娘 (提名)
▪ 2005 第42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 最好的时光 (提名)
▪ 1995 第32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好男好女 (获奖)
▪ 1989 第26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悲情城市 (提名)
▪ 1985 第22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创剧本奖童年往事 (获奖)
▪ 1984 第21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 冬冬的假期 (提名)
▪ 1983 第20届 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改编剧本奖小毕的故事 (获奖)
文学奖项
▪ 2014 第4届 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获奖)
对朱天文的评价描述:心思细腻、描写细微
朱天文的早期作品,大都以年轻学生的校内外生活为题材。它们的第一个特点,是十分生动、真实地写出了正值豆蔻年华的青春少女的微妙心思,塑造了秀外慧中、率性真诚的年轻女子形象 (中国网评)。她的作品多以城市空间为描述对象,创作阶段主要分为“出走眷村——我在台北——美学乌托邦”的都市三部曲。朱氏创作在内容上接受了白先勇对历史流转下人物命运的记忆呈现,在风格上兼受张爱玲式荒凉美学和胡兰成式哲学说教特点的双重影响。她擅长以主观感知经验为出发点来状写台北的城市空间变迁与大陆移民群体的历史记忆,并将二者糅合为兼具荒凉美学风格和浓厚文化乡愁的文学作品 (南通大学学报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