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踏实、纯真的三毛一直生活在自己的写作梦中,为何在生命的最后选择自杀?

作者:三毛

 

三毛在母亲眼中是一个纯真、平凡、率真的孩子
我女儿常说,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痛快的活过。我想这个说法也就是:确实掌握住人生的意义而生活。在这一点上,我虽然心痛她的燃烧,可是同意。(三毛父亲陈嗣庆评)
三毛是个纯真的人,在她的世界里,不能忍受虚假,就是这点求真的个性,使她踏踏实实的活着。也许她的生活、她的遭遇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确知:她没有逃避她的命运,她勇敢的面对人生。
在我这个做母亲的眼中,她非常平凡,不过是我的孩子而已。(三毛母亲缪进兰评)


三毛是一个思想独特、特立独行、不随波逐流的奇女子
三毛不是美女,一个高挑着身子,披着长发,携了书和笔漫游世界的形象,年轻的坚强而又孤独的三毛对于大陆年轻人的魅力,任何局外人作任何想象来估价都是不过分的。许多年里,到处逢人说三毛,我就是那其中的读者,艺术靠征服而存在,我企羡着三毛这位真正的作家。(作家贾平凹评)
有些本来是含义美好的名词,用得滥了,也就变成庸俗不堪了。才子才女满街走是一个例子,银幕、荧幕上的奇女子频频出现也是一个例子。我本来不想把这种已经变得俗气的衔头加在三毛身上的,但想想又没有什么更适合的形容,那就还是称她为奇女子吧。“奇”的正面意思应是“特立独行”,按辞海的解释,即志行高洁,不肯随波逐流之谓也。(作家梁羽生评)
很多人批评三毛,认为她只是在自己的小天地作梦,我不以为然。基本上,文学创作是一个人性灵升华的最高表现,她既能升华出这样的情感,就表示她有这样的层次,这比起很多作家,我觉得她在灵性上要高出很多。 (演员胡茵梦评)
三毛对生命的看法与常人不同,她相信生命有肉体和死后有灵魂两种形式。她自己理智地选择追求第二阶段的生命形式,我们应尊重她的选择,不用太悲哀。三毛选择自杀,一定有她的道理。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据为己有”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三毛简介

三毛,原名陈懋(mào)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1967年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1991年1月4日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中文名
三毛(笔名)
外文名
ECHO
别    名
陈平(本名)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中国重庆
出生日期
1943年3月26日(癸未年)
逝世日期
1991年1月4日
职    业
作家、旅行家、演讲家
毕业院校
台北文化学院哲学系
主要成就
台湾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之一 
金马奖最佳编剧提名
代表作品
《梦里花落知多少》、《雨季不再来》、《撒哈拉的故事》
丈    夫
荷西•马利安•葛罗
血    型
B
父    亲
陈嗣庆
母    亲
缪进兰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