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赵佗讲中原的农耕技术带入岭南,促进岭南地区的农耕业发展

作者:赵佗

 

对于赵佗的评价描述:教民耕种,国富兵强,以仁治国
总评
赵佗从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作为秦始皇平定南越的50万大军的副帅,一直到汉武帝建元四年(前137年)去世,一共参与治理岭南81年。其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当地社会和谐 ,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其他评价
汉高祖刘邦评价:“粤人之俗,好相攻击,前时秦徙中县之民南方三郡,使与百粤杂处。会天下诛秦,南海尉佗居南方长治之,甚有文理,中县(中原迁徙到岭南的移民)人以故不耗减,粤人相攻击之俗益止,俱赖其力。
太史公司马迁有如下评价:“尉佗之王,本由任嚣。遭汉初定,列为诸侯。隆虑离湿疫,佗得以益骄。瓯骆相攻,南越动摇。汉兵临境,婴齐入朝。其後亡国,徵自樛女;吕嘉小忠,令佗无後。楼船从欲,怠傲失惑;伏波困穷,智虑愈殖,因祸为福。成败之转,譬若纠墨。”
越南史学家黎嵩在《越鉴通考总论》卷首云:“赵武帝乘秦之乱,奄有岭表,都于番禺,与汉高祖各帝一方,有爱民之仁,有保邦之智,武功慑乎蚕丛(安阳王蜀泮),文教振乎象郡,以诗书而化训国俗,以仁义而固结人心,教民耕种,国富兵强……真英雄才略之主也。”
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 。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汉朝统一的版图,同时也成为九州的一部分。


对赵佗这一人物的亲属成员情况进行简单介绍
族弟:苍梧秦王赵光
儿子:太子赵始(一作赵仲始)
儿媳:太子妃 媚珠(安阳王之女)
孙子:赵胡
重孙:赵婴齐
重孙媳:樛氏(邯郸人)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冰若依”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赵佗简介

赵佗(约公元前240年—公元前137年),恒山郡真定县(今中国河北正定县)人,原为秦朝将领,与任嚣南下攻打百越。秦末大乱时,赵佗割据岭南,建立南越国。赵佗是南越国第一代王和皇帝,公元前203年至前137年在位,号称“南越武王”或“南越武帝”。在执政期间,由于他一直实行“和辑百越”的政策,促进了汉越民族的融合,并把中原地区的先进文化带到了南越之地,使南越得到了更好的发展。

本    名
赵佗
别    称
尉佗(《汉书》载)
所处时代
秦汉之际(南越)
出生地
恒山郡真定县(今河北省正定县)
出生时间
约公元前240年
去世时间
公元前137年
主要成就
平定岭南,建立南越国
谥    号
武帝、圣武神哲皇帝(越南陈朝)
享    年
103岁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