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高岗
对发生在高岗身上的大事件一一进行简单介绍
1942年6月
1942年6月起和任弼时一起负责陕甘宁边区系统分区学习委员会。同月起任西北局财经委员会成员。
1943至1944年5月
1943至1945年7月,高岗任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政治委员,
1943年至1945年9月任代理政治委员。
1943年5月至1944年2月任西北党校校长。
1943年12月起任西北局友军工作核心组主要负责人。
1944年5月
1944年5月出席中共六届七中全会,参加组织问题报告准备委员会和党的历史问题决议准备委员会。
1945年4月至6月
1945年4月至6月作为陕甘宁边区代表团主任率团出席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在大会上作关于争取中间分子、生产、作风问题的发言,当选为中共中央委员。政治局委员。后奉命赴东北,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常务委员。
1945年11月至1952年11月
1945年11月至1946年1月任北满军区司令员。
1946年5月至1949年5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副书记兼秘书长(1946年6月起),
1946年8月至12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代理书记。
1946年6月至1947年12月任东北民主联军副政治委员。
1948年1月至8月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副政治委员。同年6月至1949年3月任中央军委东北分会委员。
1948年6月兼任东北局办公厅主任、政策研究室主任(同年9月起),
1949年4月兼任财经委员会主任。
1948年8月至1949年6月任东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兼任东北军区副政治委员(1948年11月起)。
1949年5月起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同年6月至1954年9月任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1950年11月至1954年4月任党委书记。
1949年8月至1953年1月任东北人民政府主席兼人民经济计划委员会主任(至1950年8月)。
1949年10月至1954年8月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1949年10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委员,
1951年11月至1954年8月任副主席。
1949年10月至1952年8月任中共中央东北局书记,1952年8月至1954年4月任东北局第一书记,
1953年1月至1954年2月任东北行政委员会主席。
1952年11月至1954年8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国家计划委员会主席。
1953年至1954年
1953年调中央工作; 1954年2月在中共七届会上因同饶漱石进行分裂党、篡夺党和国家最高权力的阴谋活动受到揭发和批判。
1954年
2月17日,第一次自杀未遂;1954年8月17日自杀成功。
1955年3月
中共全国代表会议通过决议,开除其党籍,撤销其党内外一切职务。
高饶事件的实质是他们(高岗饶漱石等人)试图把刘少奇和周恩来从中共的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上拉下来。主要的目标是刘少奇。” 1955年官方对此事件做结论时,称之为“阴谋活动”和为加强个人权力而进行的“无原则”活动。
“五马进京”1952年高岗调任中央计划委员会任主席,1953年赴京。在高岗前后调京的还有邓小平、饶漱石、邓子恢、习仲勋,随之有“五马进京,一马当先”之说,而“一马”即指高岗,可想其受倚重之势。作为中共根据地出身的干部,高岗对于长期在国民党统治区“白区”工作的刘少奇、周恩来等人的势力不满。
高与毛的私下谈话高岗夺权的关键因素是他对毛泽东态度的估计,“毛泽东在1953年初期与高岗的几次私下谈话中表示了这种(主要是经济建设和发展农业合作社方面)不满。不管毛主席的意图是什么,高岗把这看成是一种信任他的信号和反对刘和周的机会”
1953年在全国财经会议上高岗和饶漱石等人意图拉拢一些人对抗刘少奇、周恩来。
1953年12月15日下午,中共中央书记处召开会议,高岗、彭德怀、邓小平、陈云、杨尚昆、胡乔木列席。会议上,毛泽东提议在他外出休假期间由刘少奇临时主持中央工作,刘少奇则谦虚地表示由书记处的同志轮流主持为好。书记处的其他同志都同意由刘少奇主持,不赞成轮流。但高岗说:“轮流吧,搞轮流好。”
高岗的言行使毛泽东认识到解决高岗的问题已经不能再拖延。
1953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在高岗的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不点名地向与会者点出了高岗问题的严重性。他不同凡响地说:北京有两个司令部,一个是以我为首的司令部,就是刮阳风,烧阳火;一个是以别人为司令的司令部,就是刮阴风,烧阴火,一股地下水。究竟是政出一门,还是政出多门?
七届会结束后,中共中央书记处决定分别召开高岗问题座谈会和饶漱石问题座谈会,揭发批判高岗、饶漱石的严重问题。并决定高岗问题座谈会由周恩来主持召开,饶漱石问题座谈会由邓小平、陈毅、谭震林主持召开。
关于高岗问题的座谈会从2月15日下午到25日下午,共开了7次,有43人发言。曾经与高岗长期共事的陈云做了重要发言。在发言中,他揭发批判了高岗反对刘少奇、企图当党中央副主席的言行:
中央书记处得到这一消息后,刘少奇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书记处会议和中央政治局紧急会议。会议听取了周恩来报告高岗自杀未遂的情况和对高岗的紧急处置办法,决定立即对高岗实施管教,让其停职反省。
1954年2月17日高岗用手枪自杀未遂。自杀未遂后,中央书记处召开的关于高岗问题的座谈会只是在当天停开,18日、19日、20日继续举行。21日是星期日,休会一天,22日、23日、25日,又开了三天。在这八个半天的座谈会上,共有43人发言,揭发批判了高岗以及饶漱石的“罪行”。在座谈会的最后一天,周恩来做了总结发言,列举了高岗分裂党及夺取党和国家权力的阴谋活动的“十大罪行”,为高岗的错误定了性。
1954年3月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批准了周恩来在高岗问题座谈会上的总结发言。1954年3月3日,中共中央决定,将周恩来的这个《发言提纲》作为向地委书记和解放军军党委以上作口头传达的材料。
1954年4月28日,高岗的交待材料《我的反省》终于写出。此时已变得比较谨慎的高岗决定还是在送交中央审查之前,先让老战友习仲勋看看,征求征求老战友的意见。于是,29日,他让秘书赵家梁将《我的反省》送到习仲勋处。
1954年8月17日服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葬于北京万安公墓,文化大革命开始时,高岗的墓碑被砸烂半截。
1955年3月因高饶反党集团事件被开除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