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李嗣业一生尽忠职守报效国家,久经沙场屡立战功最终为国捐躯

作者:李嗣业

 

对李嗣业一生中所取得的战绩进行详细记述
李嗣业是唐朝名将,骁勇善战,一生忠心报国,每逢出战皆身先士卒,所向披靡,屡次建立战功。先后打败十姓苏禄、小勃律国 、石国  、大食国等国 ,多次击败叛军,收复两京 及河南、河东两道郡县。  而且李嗣业为官清廉,从不办置家产,身边只有大宛马十匹而已。李嗣业先后受到赏赐的财物,都全部交给官府来补充军费。 


对与李嗣业相关的趣闻轶事进行简单描述
李嗣业担任疏勒镇使时,城墙有个角落崩塌,多次修好后再次崩塌,李嗣业便在那里祷告,突然有一条白龙出现,因此在那里建祠祭祀,城墙就不在崩塌。汉代耿恭挖的旧井长期干涸,李嗣业祈祷以后,旧井再次出现泉水。开始讨伐勃律时,在葱岭上开路,有块大石头堵住道路,李嗣业用脚一蹬,石头就滚到深谷里去,有识之士认为是李嗣业的诚心使上天感动所致。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沦陷的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嗣业(?-759年),京兆高陵(今陕西省三原县)人,唐朝名将。初任昭武校尉,后历任中郎将、右金吾大将军、骠骑大将军、北庭行军兵马使、卫尉卿、怀州刺史、北庭行营节度使等,封虢国公。李嗣业身高七尺,力大超群,擅用陌刀,每逢出战必身先士卒,所向披靡,故敌军称其是“神通大将”。天宝六年(747年),随四镇节度副使高仙芝击败小勃律国。天宝十年(751年),再随高仙芝讨平石国、突骑施,击败大食国军队。安史之乱时,李嗣业奉命征讨叛军,先后多次击败叛军,跟随广平王李豫收复长安,跟随郭子仪收复洛阳,与张镐等收复河南、河东两道郡县。乾元二年(759年),李嗣业与郭子仪等围攻相州时,身中流箭负伤。李嗣业伤势快好时,突然听见发令钟鼓声,知道是在与叛军作战,因而大喊杀敌,致使伤口破裂,流血过多而死。死后赐谥号忠勇,追封武威郡王。

本    名
李嗣业
别    称
神通大将
字    号
字嗣业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人
去世时间
759年
籍    贯
京兆高陵(今陕西省三原县)
职    业
将领
爵    位
虢国公
官    职
怀州刺史,镇西、北庭行营节度使
谥    号
忠勇
追    封
武威郡王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