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颛顼陵位于河南,与帝喾合称二帝陵,颛顼墓在聊城,聊古庙有其塑像

作者:颛顼

 

颛顼陵位于河南,与帝喾合称二帝陵,陵墓引证长幼有序的理论
颛顼、帝喾二帝陵位于河南内黄县城南30公里的梁庄镇三杨庄土山之阳,人称“二帝陵”。颛顼陵居东,帝喾陵居西,两陵相距60米。颛顼陵南北长66米,东西宽53米,高约26米;帝喾陵略小且居后两米。据专家分析,这种长辈陵冢大、晚辈陵冢小;长辈陵位趋前、晚辈陵位趋后的殡葬方式,正好印证了颛顼帝“长幼有序”的道德伦理。二帝陵园从下至上有御桥、山门、庙院、陵墓、碑林及纵横其间的甬道,占地面积350多亩;陵墓四周有围墙,称“紫禁城”。

颛顼墓在聊城,传说有两处,一在开州,一处是聊古庙,有其塑像
颛顼墓位于聊城东昌府区城西北7.5公里处。颛顼乃上古帝王,系轩辕黄帝之孙,“初国于高阳,故号高阳氏,都于商丘(今河南濮阳),在位七十八年”。其墓葬于何处,历来说法不一。《一统志》载:“帝颛顼高阳氏陵有二:一在开州,一在东郡城西北二十里。……在东郡者有庙,民间称‘聊古庙’是也。”颛顼墓是真是假,尚不敢断言,但据文物考古调查,此处系一古化遗址则确凿无疑。 该遗址为方形高台地,暴露面积500平方米,为黑灰土堆积。遗址表面散布着不少陶片,可识器形有龙山文化时期的罐、杯、南瓦、豆、盆、殷代的鬲,周代的绳纹筒瓦等。属龙山文化至商周时期的遗址。
颛顼墓南,原有一座用以祭祀颛顼的庙宇,名“聊古庙”,又名“聊王庙”、“颛顼庙”。该庙规模宏大,远近闻名。庙内有钟楼、鼓楼、大殿、廊房、后楼等建筑。大殿内供一高约7尺的颛顼帝执圭坐像。大殿后二层阁楼内,塑有颛顼帝及后妃神像。1945年庙毁,现仅存遗址。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微光。你的笑如海市蜃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颛顼简介

颛顼(zhuān Xū),中国上古部落联盟首领,“五帝”之一,号高阳氏,黄帝之孙,昌意之子。颛顼生子穷蝉是虞舜的高祖。后来的夏、楚都成了他的子孙。
颛顼生于若水之野,实处空桑。因佐少昊有功,被封于高阳(今河南开封杞县高阳镇)。少昊死后,共工氏与颛顼争夺帝位,颛顼打败共工,继少昊主政,号“高阳氏”。颛顼成为天下共主后,始都穷桑,又迁都于商丘(今河南商丘),后居于帝丘(今河南濮阳)。据说他在位七十八年,活到九十八岁逝世,葬于东郡濮阳顿丘城门外广阳里中。
颛顼去世后,由黄帝曾孙、玄嚣之孙高辛(帝喾)继位。颛顼成为黄帝系下与帝喾并列两系中的一系,成为中华民族人文共祖之一。在流传下来神话传说中,颛顼是主管北方的天帝。《史记·五帝本纪》记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

本    名
颛顼(zhuān xū)
字    号
号 高阳氏
所处时代
中国上古时期
民族族群
华夏族
出生地
若水之野
主要成就
和九黎
地    位
被后人尊为帝,列入五帝
陵    墓
颛顼陵、颛顼墓
职    业
天帝
配    偶
女禄
封    神
玄帝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