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来护儿的生平之二,以行军总管之职三次随征高句丽,平定杨玄感叛乱

作者:来护儿

 

来护儿征讨辽东之一征高句丽,隋炀帝亲征,来护儿为平壤道行军总管

612年(大业八年),隋炀帝亲征高句丽,任命来护儿为平壤道行军总管,兼检校东莱郡太守。来护儿率水军由浿水(今朝鲜大同江)进入高句丽,在平壤六十里外,与高句丽国王高元相遇。

当时,高句丽军列阵数十里,高元之弟高建率数百敢死队来攻。隋军诸将皆惧,来护儿笑道:“我原以为他们会坚壁清野等待王师,如今却来送死,我一日之内便能歼灭他们。”命儿子来整、部将费青奴斩杀高建,大败高句丽军。 

这时,来护儿不顾水军副总管周法尚劝告,挑选精兵四万,直趋平壤城下。高句丽军出城交战,诈败而回,将来护儿引入城中。来护儿纵兵入城,大肆抢掠,乱不成军。高句丽伏兵趁机杀出,大败隋军,来护儿仅率数千残兵逃出城外。高句丽军追杀至隋军战船停泊处,见周法尚严阵以待,方才返回。

后来,宇文述等军尽皆战败,来护儿只好退军而回。

来护儿征讨辽东之二征高句丽,平定杨玄感,因功加封开府仪同三司,又追赠其父来法敏官爵

613年(大业九年),隋炀帝再次征讨高句丽。来护儿仍旧出兵沧海道,准备由海路进攻。这时,杨玄感诈称来护儿造反,以讨伐来护儿为名起兵反隋,并进攻洛阳。来护儿刚刚行至东莱(今山东掖县),便与周法尚商议,打算回军讨伐。 

当时,周法尚等人认为没有朝廷敕令,不敢擅自回军,都不肯服从命令。来护儿厉声道:“洛阳被围是心腹之患,高句丽不过是疥癣之疾。专擅之罪,我来承担,与他人无关。有敢阻拦我的,军法从事!”来护儿又命儿子来弘、来整驰报皇帝。

八月,来护儿与宇文述等人讨平杨玄感。隋炀帝加封来护儿为开府仪同三司,又追赠其父来法敏官爵。 

来护儿征讨辽东之三征高句丽,因隋炀帝接受高元投降,没能一举拿下平壤,无奈班师回朝

614年(大业十年),隋炀帝第三次征讨高句丽。来护儿再次率水军渡海,进兵奢卑城(在今辽宁金县东大黑山),大败高句丽军,准备向平壤开进。高元大惊,遣使请降,并将隋朝叛臣斛斯政送还。隋炀帝接受投降,命来护儿班师。

来护儿召集诸将道:“大军三次出征,未能平定高句丽,这次回军,以后就再也不会回来了。如今高句丽疲惫不堪,我们这么多的军队,不日便可战胜。我打算直接包围平壤,俘获高元,然后凯旋而归。”于是上表皇帝,请求出征,不肯奉诏返回。 

长史崔君肃极力劝谏,来护儿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我宁可俘获高元返回而受到责罚,也不能放弃这次成功的机会。”崔君肃又对众将道:“我们要是随元帅违抗诏命,必定会被人奏明皇帝。”众将非常恐惧,都劝说来护儿。来护儿无奈,只得班师。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我不舍得”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来护儿(?-618年),字崇善,江都人,隋朝名将,东汉中郎将来歙之后。来护儿早年投奔隋军,参与平定陈朝,累功至上开府,后随杨素平定高智慧起义,升任大将军。隋炀帝继位后,来护儿进封右翊卫大将军、荣国公。

大业八年(612年),隋军一征高句丽,来护儿率水军逼壤,终因轻敌致败。九年(613年),来护儿随军二征高句丽,但因杨玄感造反,遂回军平叛。十年(614年),来护儿三征高句丽,迫使高句丽王请降。后来,来护儿随隋炀帝巡幸江都,官至左翊卫大将军。义宁二年(618年),江都兵变,隋炀帝被弑,来护儿一同遇害。

本    名
来护儿
字    号
字崇善
所处时代
隋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江都
去世时间
617年4月10日
主要成就
平定高智慧、三征高句丽
官    职
左翊卫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爵    位
襄阳县公→永宁郡公→荣国公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