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元始天尊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最早记载于《度人经》中

作者:元始天尊

 

三清的名称最早出现于南梁,但元始天尊于南齐《度人经》中出现
三清尊神的形象有一个历史过程。汉顺帝时(126—144年),张道陵鹤鸣山(今四川大邑县境内)创立五斗米道,尊“太上老君”为最高神。后来寇谦之改革天师道,亦以“太上老君”为最早最高尊神,但已经出现了“道德天尊”的名称,以今所见,“三清”的名称最早始见于南梁陶弘景所撰的《真灵位业图》。该书排列神仙序位,分为七个层次,每一层设一个中位。上第一中位,上合虚皇道君,应号元始天尊。第二中位,上清高圣太上玉晨元皇大道君(为万道之主)。第三中位,太极金阀帝君,姓李,(壬辰下教太平主)。第四中位,太清太上老君(为太清道主,下临万民)。上皇太上无上大道君。其中较为明显地提出了上清太清的名称,但“三清”之名位次序尚未确定,并且第三位为“金阀帝君”,太上老君却居于第四中位。
“元始天尊”一词五世纪晚期才出现于南齐(479-501年)严东注《度人经》中。(严东注《度人经》卷二:“元始符命,时克升迁”句注云:“东曰:元始天尊说经之时,命召十方无极世界”。卷三:“唯有元始,浩劫之家”句注云:“东曰:元始者,天尊也。”这里用“天尊”疏解“元始”,说明尚末普遍流行“元始天尊”之称。六世纪初,陶弘景在《真灵位业图》中将元始天尊列为道教的最高神,从此,“元始天尊”概念才逐渐流行。
 

元始天尊为道教崇拜的最高神灵,创造与东晋末年的灵宝经

元始天尊是东晋末年灵宝经所记载的最高神,太上大道君是东晋中期上清经所记载的尊神,而太上老君则是东汉末年天师道所记载的的最高神。
这三位天尊最初出现的时期各不相同,而且在中古道教史上都曾经是不同道派最重要的神灵。
隋唐时各地道观供奉天始天尊像,伴以左玄真人和右真人。唐代佛教批判元始天尊的形象是模仿佛教而来的,并非自古已有。元始天尊原名乐静信,因修行而成为天尊之说,更被佛教批评为自相矛盾,伪妄无知。唐代末期,道士闾丘方远在《洞玄灵宝真灵位业图》中把元始天尊编排在神谱的最高位置。在宋代,道教逐渐推崇玉皇大帝,三清尊神成为一种象征,元始天尊的地位有所下降。后来三清尊神改名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沿用至今。
元始天尊是道教崇拜的最高神灵,三清尊神之一,创造于东晋末年的灵宝经,形象和名号来自佛教佛陀的“天尊”称号,及另一道教创世之神元始天王。最早记述元始天尊开劫度人的经书,是《太上诸天灵书度命妙经》等灵宝经,当中许多经卷都叙述元始天尊向太上大道君等神灵说教,是道教和佛教等一切教法的始祖。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記憶是一座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玉清元始天尊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又名“玉清紫虚高妙太上元皇大道君”、“玉清元始天尊“道场在昆仑玉清境(昆仑山与玉京山不同,昆仑山在玉清境,玉京山在大罗天,三界之上曰四民天.四民天之上曰三清圣境(太清道德天尊、上清灵宝天尊、玉清元始天尊),三清圣境之上曰大罗天(最高的无上天大罗天是由浮黎元始天尊统御,浮黎元始天尊又号道、太一、铁师元阳上帝,浮黎元始天尊在民间亦称为天公、天公祖、玉皇大帝、昊天上帝)。玉帝散形为混沌元气,在万象之先,无始无终,自古已固存;聚形乃无极道身,开天辟地,为万天之帝--昊天上帝)。

《历代神仙通鉴》称元始天尊为“主宰天界之祖”。在太元(即宇宙)诞生之前便已存在,所以尊为元始。在无量劫数来临之时,用玄妙的大道来教化众生,故而尊为元始天尊。道经记载中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即太上老君,"三号虽殊,本同为一。"《道门十规》中说:“玄元始三炁化生,其本则一。”三清都是道的化身。全称:“一炁化三清玉清居清微天圣登玉清境始气所成日天宝君元始天尊妙无上帝”

中文名
元始天尊
外文名
The start source tianzun(Holy)
其他名称
玉清元始天尊
神话体系
道教神系
所    属
先天大道化身之一
居    所
大罗天玉京山玄都玉清圣境清微天宫
司    掌
万物之主
象    征
玉京山、郁罗萧台、混元珠
父    母
出生日期
混沌之前 太古之先
逝世日期
万时永存 永世不灭
代表作品
《元始天尊说太古经》
主要成就
开天辟地 历劫度人      
信    仰
道教
身    份
道教最高神三清之首(玉清)
分降下化神
斗姥元君、太乙救苦天尊
三清成员
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道德天尊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