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元廓在位期间继续沿用东汉末年的州郡县制,权臣宇文泰颁布“六条诏书”

作者:元廓

 

元廓仍使用东汉末年的州郡县制,权臣宇文泰新增法律来严惩贪官污吏
魏恭帝时期,继续沿东汉末年的州郡县制。当时因北方战乱,大批北人举族南徙长江中下游定居避乱,其聚居区仍沿用北方原西魏官员籍的州郡县旧名,于是各地出现大量侨州、侨郡、侨县,造成地方政治制度混乱。
西魏政权建立后,颁布二十四条新制,后又增加至三十六条,称为“中兴永式”。其主要内容是:严禁贪污﹑裁减官员﹑置立正长(正即闾正﹑族正,长指保长。保﹑闾﹑族为地方名称)﹑实行屯田﹑制定计帐(预计次年赋役的概数)和户籍等制度。关中大族出身的苏绰把汉族封建统治的经验总结为六条:清心,敦教化,尽地利,擢贤良,恤狱讼,均赋役。
 

权臣宇文泰颁布“六条诏书”,统一指挥和训练军队,减轻劳役

魏恭帝时期,权臣宇文泰对这些统治经验非常重视,颁行为“六条诏书”,作为施政纲领。并专门组织中下级官吏学习,规定不通晓这六条及计帐的人,不能当官。十六年,又正式建立由八柱国分掌禁旅的府兵制。府兵共有兵力约五万,除宇文泰和宗室元欣外,分别由六个柱国大将军统领。此制的建立,对军队进行统一指挥和训练,有利于中央政权的加强。继续推行均田制。根据敦煌文书《西魏大统十三年计帐》可知,均田制下的授受虽已实行,但授田不足额却是普遍的现象。当时最普遍的一种力役为“六丁兵”,即每个丁男在六个月内为政府服役一个月,一年内要服役两个月。魏恭帝时期,社会较为安定,国力日趋强盛,有效地抗击了东魏的多次进攻,而且于废帝二年(553年)取得南朝梁的蜀地,次年又夺得江陵。557年初,宇文觉废魏恭帝自立为帝,即孝闵帝,建立北周。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ぉ定格.”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元廓简介

元廓一般指魏恭帝拓跋廓(537年―557年),鲜卑族,汉名元廓,魏文昭帝元宝炬第四子,魏废帝元钦异母弟,西魏最后一位皇帝,也是魏朝最后的皇帝。554年―556年在位。魏恭帝二年(555年),授予太学助教。魏恭帝三年(557年),掌握军事大权的宇文护废掉魏恭帝,立宇文觉为帝,建立北周政权,西魏灭亡。

中文名
拓跋廓
别    名
元廓
国    籍
西魏
民    族
鲜卑族
出生日期
537年
逝世日期
557年
职    业
西魏皇帝
在    位
554年―556年
谥    号
恭皇帝
性    别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