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燕德妃
燕德妃生于军贵之家,家族历经三代皆官居高品,其父自幼有神童之美誉
燕德妃出身北朝传统的军事世家。燕氏家族祖孙三人,历经西魏、北周、隋三朝,官居高品,领兵征讨,实为当时上层军事贵族。尤其是燕德妃的祖父燕荣,北周时跟从周武帝讨伐北齐,以功勋授开府仪同三司,封高邑县公;隋文帝时,跟随杨广伐陈,捕获萧瓛,平定晋陵、会稽,可谓战功卓著;但燕荣为人严苛残酷,多行欺压凌虐之事,后因报复虐待元弘嗣事发,被隋文帝赐死。
燕德妃之父燕宝寿,年轻时有神童之美誉,但似受父之累,未从官途。不过燕宝寿的婚姻并未受此影响,燕氏之母是隋朝太尉、观王杨雄第三女,德高孟母,学冠曹妻。因此,燕德妃与隋朝皇室,可为表亲。
燕德妃自幼性情聪慧举止优雅,十三岁便被唐太宗礼聘入秦王府
燕德妃幼年时,颇有乃父之风。墓志这样描述她的品性:“深受双亲宠爱而幼年不好玩耍,受到良好教育而年少成就品德。体态沉静、举止幽闲,节操高尚、处事变通,擅长女红,诗文俱加”,是一位德才兼备的高门淑女。
其兄燕敬嗣让其读《上林赋》,燕德妃匆匆浏览,随即便背诵出来,因此她的母亲曾(常)说:“(燕德妃)性情聪慧,见识广博,善于文辞。如果是个男子,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因此在燕德妃十三岁时,她已经名满于当时,621年(武德四年),被礼聘入秦王府,封为“贵人”。
627年(贞观元年),燕氏正式拜册贤妃,644年(贞观十八年)迁封德妃。第二次册封,联系齐王李佑于贞观十七年谋反,而昭陵有阴嫔墓志出土,而燕贤妃恰巧在一年之后册德妃,推测阴德妃因受子株连左迁为嫔,使得四妃有一空缺,因此燕妃改封德妃。
燕德妃先后为唐太宗生育过两位皇子,但是次子早夭,长子即越王李贞,则顺利长大,堪称宗室才王,由此可见燕德妃不但自身才情佳美,亦教子有方。
650年(永徽元年),依朝例,唐高宗册拜燕德妃为越国太妃。燕太妃随同儿子越王李贞远赴藩地,严加教诲,治家得法,自成一格。燕德妃以忠孝约束晚辈的行为,以盛衰兴亡辨别是非道理,堪称典范。但燕德妃晚年多疾,尤其患有眼病,但她不喜好丝竹娱乐,只让侍从诵读文章,以听为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