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王昶很有名气,曾为太子文学,王昶在位时多次上表完善制度

作者:王昶

 

王昶以他的勤劳为百姓做表率,百姓被带动开垦了很多荒地
王昶是太原晋阳人。少年时与同郡的王凌在当地很有名气。王凌年纪大点,王昶把他当兄长看待。魏文帝曹丕即位以前,王昶为太子文学,迁中庶子。曹丕即位以后,王昶升任散骑侍郎,为洛阳典农。当时洛阳树木成林,王昶以他的勤劳为百姓做了表率,开垦了很多荒地。后任兖州刺史。魏明帝曹叡即位,加封扬烈将军,赐关内侯爵。
王昶虽然在外地作官,可一心关心朝廷政治。他认为曹魏很多弊端承秦汉而来,法制苛刻而又琐碎,很少修改国家大典以正先王的风范。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希望政治开明,国家强盛,是不可能的。于是撰著《治论》,依照古代制度,取其可供今天借鉴的有关条项,写了二十多篇。又著《兵书》十几篇,探讨奇正交用的战术,青龙年间上奏朝廷。


王昶在徐州任职迁升征南将军、持节,他居安思危,上表建议治兵之计
青龙四年(236年),魏明帝下诏求贤,卿校以上,各举一人。太尉司马懿举王昶应选。正始年中,王昶在徐州任职,被封为武观亭侯,迁升征南将军、持节,都督荆州、豫州诸军事。王昶认为,国家总会有人,但是战争未必总是胜利,地势险峻是不变的,但是守备之势头不能长久不变。而今屯兵宛城,离襄阳三百多里,各军营分散驻屯,船在宣池,有紧急情况,都来不及调动。于是上表请求把当地政府所在地迁到新野,在二州内练习水兵,开垦农田,积蓄粮食。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做回自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昶简介

王昶(?-259年),字文舒。太原郡晋阳县(今山西太原)人。三国后期曹魏大臣、将领,东汉代郡太守王泽之子。
王昶少时知名。曹丕即位前,为太子文学,即位后历任散骑侍郎、兖州刺史等职,这期间写了《治论》、《兵书》等著作为朝廷提供政治参考,明帝曹叡即位之后升任扬烈将军,封关内侯。
正始年间,调往徐州任职,后迁征南将军,太傅司马懿掌权之后,王昶向朝廷上奏讨伐东吴,在江陵取得重大胜利,因功再次升任征南大将军、仪同三司,晋爵京陵侯。正元二年(255年)毌丘俭在淮南起兵,王昶因助平淮南之功升任骠骑将军。甘露元年(256年),诸葛诞再次反叛,王昶因牵制吴军之功升任司空。三年后,王昶去世,谥号穆侯。

本    名
王昶
字    号
字文舒
所处时代
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
汉人
去世时间
259年
主要作品
《考课疏》《白晋文王笺》《家戒》等
主要成就
守战东吴
籍    贯
太原郡晋阳县
官    职
司空、都督荆州、豫州诸军事等
爵    位
京陵侯
谥    号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