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王承恩不畏强敌,对崇祯忠贞不二,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意义

作者:王承恩

 

王承恩忠贞不二的品质为后人所敬仰,顺治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为王承恩修墓立碑
刘瑾魏忠贤相比,王承恩的殉葬光辉得多。在一个朝代即将覆亡、几十万人“解甲”的时候能够护佑君主,不畏强敌,这表现了强烈的忠贞性格。于是他的死充满了悲壮的意义。
清朝打着“仰承天命,吊民伐罪”的旗号入主中原。开国皇帝顺治在为崇祯皇帝发丧的同时为王承恩修墓立碑。并将他葬在崇祯皇帝思陵门外,让他“守护”皇陵。
现存的王承恩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通石碑。王承恩墓坐西朝东,东侧第一通碑高2米,正面由吴下倪钦题行书刻“王承恩墓”。此碑最令人称道之处是其基座四周浮雕十分生动,表现题材为“龙马负书”、“犀牛望月”等神话传说。第二通碑高4米,螭首龟趺,碑首有“敕建”字样,碑文800字,为清顺治帝(顺治17年)亲自撰写。紧靠墓前的碑高2米,螭首方趺,碑首有“御制旌忠”四字,碑文240字,是顺治二年营建思陵时,顺治帝为褒奖王承恩“贞臣为主,捐躯以从”撰写的。

与明末忠贞不渝的宦官王承恩相关的作品记录情况如下;
《明末遗恨》:京剧传统剧目,周信芳抗战时编演之振亡名剧。
《江山风雨情》:王刚饰演王承恩。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只淡不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承恩(?—1644年4月25日),明末宦官,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白岸乡白岸村人,属太监曹化淳名下,官至司礼监秉笔太监,深得崇祯信任。明末李自成攻入北京时,与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景山)。

本    名
王承恩
所处时代
明末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邢台市白岸村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1644年4月25日
主要成就
北京被围时提督北京兵马,陪崇祯帝殉节煤山
职    务
司礼监秉笔太监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