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拓跋濬即位后使百姓休养生息,本应安居乐业奈何内乱不断,北魏开始衰落

作者:拓跋濬

 

鲜卑族与汉族矛盾突出,文成帝多次下诏制止鲜卑贵族的腐败行为
北魏在太武帝在位时期四处出兵,扩大疆土,国力空虚,再加上朝廷内部不断发生变乱,使朝廷官属与老百姓都十分痛苦。文成帝继位后,按照节令使老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安心种植,尽量减少高压手段,实行怀柔统治,安抚远近内外民众,使民心又得以安定下来。
政治
文成帝继位后,鲜卑贵族与汉族平民的矛盾逐渐突出,虽然文成帝多次下诏制止鲜卑贵族的腐败行为,但是由于百官腐化之深,诏令不能有效实行,未能减轻百姓痛苦,致使百姓反抗统治者的斗争,越演越烈。


朝廷内部斗争激烈,谋反事件数不胜数,文成帝接连不断平叛
文成帝在位时期,北魏内部斗争激烈,被文成帝处死的大臣不计其数;另一方面谋权夺位的斗争更是接连不断。兴安元年(452年)十一月,陇西屠各王景文反叛朝廷,文成帝下诏命统万城镇守将领、南阳王惠寿讨伐平定叛乱。
兴安二年(453年)二月十三日,司空、京兆王杜元宝谋反被杀;建宁王拓跋崇与儿子济南王拓跋丽被杜元宝拉拢,卷入叛乱,都被文成帝赐死。 同年七月,濮阳王闾若文与征西大将军、永昌王拓跋仁谋反。七月二十五日,文成帝下令在长安赐死拓跋仁,闾若文被杀。其他大小谋反事件数不胜数,北魏王朝由此开始衰落。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沦陷的痛”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拓跋濬即拓跋浚(440年―465年),太武帝拓跋焘之孙,景穆帝拓跋晃长子,母恭皇后闾氏,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五位皇帝。正平二年(452年)三月,宦官宗爱弑杀太武帝,立南安王拓跋余为帝。同年十月,宗爱又弑杀拓跋余,尚书陆丽等拥立拓跋濬即位,是为文成帝。文成帝即位之后,便诛杀宗爱。文成帝在位期间,北魏恢复佛教,始建云冈石窟。和平六年(465年),文成帝病逝,时年二十六岁,谥号文成皇帝,庙号高宗,葬于金陵。

本    名
拓跋濬
所处时代
北魏
民族族群
鲜卑
出生地
平城
出生时间
440年
去世时间
465年6月21日
主要成就
息兵养民,诛杀宗爱
信    仰
佛教
谥    号
文成皇帝
庙    号
高宗
陵    墓
金陵
在位时间
452年―465年
年    号
兴安、兴光、太安、和平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