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汤恩伯
汤恩伯1933年至1937年的经历及所担任职务。
1933年任剿共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回乡祭祖,巧理纠纷后重修岭下汤恩伯祖坟,蒋介石介石为其墓碑题词中山发祥。
1934年初,率89师由江西进攻福建人民政府,1月13日攻入福州,2月任赣粤闽鄂剿共军东路军第五路
1949年的蒋中正和汤恩伯及其他高级将领
1949年的蒋中正和汤恩伯及其他高级将领
军第十纵队总指挥兼第四师师长,夏,接连击败红军,攻克苏区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石城县,11月,汤恩伯部陈大庆旅率先突入中央苏区首都瑞金。
1935年任陆军第十三军军长兼第四师师长,4月8日晋升为陆军中将。
1936年兼任陕北剿共善后办事处主任。率部驻绥远省集宁县,抗击伪蒙勾结日伪进犯。
1937年8月任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指挥所部第13军在南口地区抗击日军进攻,予敌重创。9月任第20军团军团长兼第13军军长。10月在河北漳河南岸阻击日军,掩护河北国军转移。10月底率第13军驰援晋绥第二战区,参加子洪口战役。
汤恩伯1938年至1944年经历及所担任职务。
1938年3月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获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嘉奖,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6月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随后参加武汉会战。
1939年5月参加随枣会战。春夏兼任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教育长。年底参加冬季攻势,斩获颇丰。
1940年5月参加枣宜会战。冬,任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分会主任兼边区总司令、第31集团军总司令。
1941年1、2月间参加豫南会战,重创日军。会战结束后,华北日军对汤恩伯恩伯衔恨甚深,以汤恩伯恩伯部为天字第一号大敌。
1943年,汤恩伯发动军民抢修黄泛堤防。2月当选为三青团中央委员会干事。
1944年4月在豫湘桂战役中溃败。因为贵州方面的张发奎不断告急,11月蒋介石介石调其出任黔桂边区总司令。12月初独山县陷落,陪都震动,急调汤恩伯恩伯部孙元良29军由四川入贵州解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