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宋美龄
宋美龄父亲反对其供职,后成为英语教师,听课的多为大家闺秀,后宋美龄进入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供职。
宋美龄于1917年8月回到上海,渴望到社会上供职但父宋嘉树坚决反对 。直到1918年宋嘉树病逝,宋美龄才在二姐宋庆龄的帮助下,开始了第一份工作——到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当英语教师 。每周两天到基督教女青年会讲英语课,同时还参加一些由基督教女青年会组织的其他社交活动 。
宋美龄在基督教女青年会讲课很优秀。当年宋美龄在威尔斯利女子大学读书时,就经常当众朗读英文课文,所以宋美龄当教员并不怯场。当时前来青年会听课的都是上海妇女界有名的大家闺秀,还有一些高官的女儿或夫人 。
一位在青年会听过宋美龄讲课的高官夫人,向上海市社会局推荐。于是,社会局派官员考察,官员告诉宋美龄:中国电影在上海成立了电影审查委员会,将来会是政府的一个组成部门 。1919年3月,宋美龄进入这个全国电影审查委员会供职。
同盟会注意宋美龄,宋美龄极为反感但家人不支持,后进入上海参议会,1920年在广州见到蒋介石。
就在宋美龄供职电影审查委员会半年后,上海市参议会内的一批同盟会友人,开始注意和了解宋美龄的情况,极力主张聘请宋美龄来上海市参议会任职 。他们认为宋来会供职至少有两个益处:一是宋美龄的到来可以密切与已经前往广州的孙中山的联系;二是当时上海像宋美龄这样优秀的英语翻译人才确为罕见。
消息传到宋美龄耳朵里,宋美龄极为反感。可是,宋家人却不赞成宋美龄的主意,表现较为明显的是她的大姐宋霭龄。宋霭龄是力主宋美龄进入政界的主要力量。宋霭龄认为三妹进入上海参议会可能改变将来的命运 。宋美龄对此盛情难却。最后,宋美龄同意辞去电影审查委员会专职译员的工作,进了上海参议会 。1919年秋天,宋美龄正式出任由该会主办的上海儿童劳工工作委员会的执行秘书。
可是1920年的夏天,不知何原因,宋美龄忽然又辞去了包括上海参议会儿童劳工秘书在内的所有职业,一个人只身悄然前行广州。在那里,宋美龄见到了后来改变她一生命运的蒋介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