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宋希濂的军旅生涯,1926年参加北伐战争,年仅28岁便被授予陆军少将

作者:宋希濂

 

宋希濂于1926年随蒋介石参加北伐,一二八事变大败日军,粉碎日军计划
1925年2月,升任第1排中尉排长。4月升任教导第2团第2营第4连中尉副连长。8月所部改称国民革命军第1师第2团第2营第4连,仍任中尉副连长。10月升任第2团第2营第4连上尉连长。
1926年随蒋介石参加北伐,6月,调升第1补充师第3团第1营少校营长。10月所部改称第21师第63团第1营,仍任少校营长。转战浙赣,于铜庐战役中负伤。11月因伤离职修养。翌年冬伤愈。
1927年5月,任黄埔军校同学会交通股少校股长。11月派往日本陆军步兵学校留学。为响应国内反日运动,屡屡被捕。
1930年5月,步校毕业回国后,派任教导第1师参谋处中校参谋。12月,参加中原大战,教1师改编为国民政府警卫师,调任副团长,以功升国民政府警卫军第一师第二团团长,旋调第二师第六团团长。
1931年3月,警卫师扩编为警卫军,升任警卫第1师第2旅少将旅长。
1932年,警卫军第一师改编为第八十七师,宋任第一六一旅旅长,拱卫京畿,“一·二八事变”,宋誓师小营,坚请赴援,2月初,奉命增援淞沪。当日军全力进攻庙行时,他亲率四个营,强渡蕴藻浜,攻敌侧背,予敌重创,粉碎了日军中央突破的计划,使战局转危为安。宋回师都门,8月11日升第八十七师副师长仍兼旅长。
 

宋希濂曾奉命杀死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后被授陆军少将

1933年2月辞去旅长兼职。9月15日调升第36师(辖两旅)中将师长。驻防江西抚州,并兼抚州警备司令。11月20日“闽变”,宋率部由赣东间道入闽。翌年初,一举攻下强固的九峰山,受到通令嘉奖。
1934午5月,宋率师参加第五次围攻中国工农红军,调为第36师师长兼抚州警备司令,参加对中共苏区的围剿。同年9月27日在朋口白衣洋岭被红军枪伤。翌年5月伤愈回长汀任原职。6月18日,奉命在中山公园枪杀无产阶级革命家瞿秋白。他晚年回忆此事时说:“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憾事!”
1935年春,宋调戍京沪一带,构筑国防工事。
1935年4月,授陆军少将。
1936年1月1日获颁四等宝鼎勋章,10月5日晋任陆军中将,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率师入陕。
1937年2月,兼任西安警备司令。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冇伱、旳黑夜”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宋希濂(1907.4.4—1993.2.13),字荫国,汉族,湖南省湘乡市人(今属双峰县杏子铺镇)。自北伐战争到解放战争被俘,宋希濂历经重要战役数十次,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有“鹰犬将军”之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步兵科、日本千叶陆军步兵学校中国将校班、陆军大学将官讲习班第一期、陆军大学将官班甲级第一期毕业。1926年参加北伐。历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十一军军长,第十一集团军总司令,新疆警备总司令,华中剿匪副总司令兼第十四兵团司令。1949年人民解放军俘虏,后作为战犯接受改造。1959年12月特赦。1980年宋赴美探亲,后定居美国。1982年8月任纽约“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首席顾问。1984年参与发起成立黄埔军校同学会,任副会长。1993年2月13日,因患严重肾衰竭在纽约逝世,享年86岁。

中文名
宋希濂
外文名
Song Xilian
别    名
荫国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湖南省双峰县杏子铺村
出生日期
1907年4月4日
逝世日期
1993年2月13日
职    业
军人
毕业院校
黄埔军校
信    仰
三民主义
主要成就
曾获青天白日勋章
政    党
中国国民党
军    衔
陆军中将
荣    誉
四等宝鼎勋章、华胄荣誉奖章奖状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