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秦可卿
秦可卿的原型介绍,为爱新觉罗·胤礽的一个女儿,寄养于曹家
《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秦可卿这个形象,她的原型实际上是弘皙的一个妹妹,是胤礽的一个女儿。或者早年在两家相好的时候,就送到曹家当了童养媳,或者生出来以后,未及在宗人府登记,就以小官员抱养女儿的名义寄养在曹家。那么曹雪芹就是根据这样的,生活的原始资料升华为这样的艺术形象,来营造悲剧情节的一个大的气氛,架构悲剧艺术结构的大格局。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原被记载于《石头记》中,后被曹雪芹删除
甲戌本脂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称作者在初稿中曾以“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回目,写秦可卿与贾珍私通,事泄后羞愤自缢于天香楼。此说最早是由民间红学家据判册、曲子、鸳鸯自缢三处研究来的,并非脂批原创。1921年上海《晶报·红楼佚话》明确讲到:“秦可卿之死,实以与贾珍私通,为二婢窥破,故羞愤自缢。”1923年俞平伯《红楼梦辨》首次对这一观点作出了详细论证。
由天香楼和二婢的线索,能解开秦可卿“淫丧”的疑案:卧房典故里,婢女红娘引诱莺莺与张生幽会西厢,隐喻宝珠、瑞珠二婢引诱秦可卿与贾蔷幽会天香楼;事泄后,秦可卿遭受五重活受罪,卧病三个月后殒命;二婢惧引诱之祸,故一死一出家。
甲戌本脂批:“此回只十页,因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按此计算,第13回约存4900字,若加上删去的四五页,共约7300字,对比相邻章回(第11回约5600,第14回约5400,第15回约4800,第12回约4000),显得极不正常。所以,脂批“少去四五页”之说十分可疑。
考诸红学史,1923年俞平伯猜想:“若明写缢死,自不得不写其因;写其因,不得不暴其丑。而此则非作者所愿。但完全改易事迹致失,亦非作者之意。” 俞平伯猜到“淫丧”的故事可能被删削,但又说删书非作者之意。1927年甲戌本“老朽命删”之说有意回应“俞平伯猜想”,且模仿俞平伯文风,故其年代或疑在俞平伯之后。
贾珍早已垂涎秦可卿美色。贾珍置三代单传的危机和门当户对的家法于不顾,给儿子贾蓉娶进秦可卿这样一个贫女、祸水,过门后又恣意爬灰,使她至死都未能给长房留下一男半女,以此烘托贾府末世,深著贾珍荒淫败家之罪,目的就是要写宁府绝后。与三代单传一道构成贾府末世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