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彭玘的原型为南宋名将彭玘,屡败金军,以及其绰号的由来介绍

作者:彭玘

 

彭玘出处考究有很大的争议,或为南宋将领,或为彭越影射
南宋初年,有汝州知州彭玘,原为翟兴部下骁将,累败金军,后被迫投降伪齐刘豫,镇守汝州,最终在襄阳镇抚使李横进攻汝州时借机反正,重回宋军。
小说《水浒传》中的彭玘或糅合其形象。
而在《大宋宣和遗事》、《宋江三十六人赞》这两部被认为是《水浒传》雏形或蓝本的文学作品以及元杂剧水浒戏等早期水浒故事和文学中,均无彭玘这一角色。
也有研究者认为,韩滔、彭玘的名字影射西汉开国名将韩信、彭越。
 

彭玘绰号“天目将”的由来介绍
“天目”是星名,一称“鬼宿”,乃是二十八宿之一,南方朱雀七宿第二宿。《晋书·天文志》云:“舆鬼五星,天目也。”天目将是说彭玘因极其凶恶被认为是鬼星下降。
程穆衡《水浒传注略》则认为,“天目”是指天目山。乌程县(今浙江湖州)有天目山,信阳州(今河南信阳)亦有天目山。彭玘绰号天目将,是因先世曾有人在天目山一带为官。
现代多认为,“天目”即天眼。在神话传说中,天眼开通后能看见常人看不到的东西,代表人物便是二郎神。而二郎神与彭玘的兵器都是三尖两刃刀。天目将是说彭玘像二郎神开过天眼一样,对军事预见能力具有前瞻性。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请你再不要这样折磨我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彭玘简介

彭玘是《水浒传》中的人物,绰号天目将,东京人氏,原为颖州团练使,善使三尖两刃刀。他随呼延灼征讨梁山,被扈三娘生擒,遂投降梁山。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四十三位,上应地英星,是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之一,常与韩滔搭档。征方腊时战死于常州,追封义节郎。

中文名
彭玘
绰    号
天目将
登场作品
《水浒传》
登场回目
第五十五回
所处时代
北宋
籍    贯
东京
出    身
将门
上山前身份
颍州团练使
所用兵器
三尖两刃刀
梁山位次
第四十三位
对应星号
地英星
梁山职司
马军小彪将兼远探出哨头领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