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苏洵
苏洵年少时不喜欢读书吗,而是四处游荡
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出生于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苏洵少时不好读,由于父亲健在,没有养家之累,故他在青少年时代有点像李白和杜甫的任侠与壮游,走了不少地方。
苏洵因不喜欢读书,终日嬉游,令父亲失望,对他不闻不问
北宋天圣六年(1028年),苏洵尚未发奋读书,终日嬉游,不知有生死之悲。程夫人生长女但未满一岁夭亡。
北宋天圣七年(1029年),苏洵仍未发奋读书,其父“纵而不问”。
苏洵考举人,名落孙山,至此痛改前非,发愤读书
北宋明道元年(1032年),苏洵母亲史氏病故,葬于眉山县修文乡安道里苏氏祖坟。
苏洵二十五岁才知道好好学习,其夫人程氏先后诞下幼女“八娘”,次子苏轼
北宋明道二年(1033年),老泉自序二十五岁,始知读书。程夫人生次女。
北宋景佑二年(1035年),苏洵发奋读书,立下壮志。程夫人生幼女,因排行第八古称“八娘”
苏洵在家竭力苦读,考究古今治乱得失,过五六年的刻苦研读学问已成
北宋宝元二年(1039年),苏洵居家竭力苦读,考究古今治乱得失。
苏洵在家教授苏轼读书,并送其进入天庆观北极院小学读书,拜道士张易简为老师
北宋庆历二年(1042年),苏洵在家读书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并教授苏轼读书。是年苏洵次妹病亡。
苏洵幼女在公公家受虐待而死,苏家与程浚及程之才断绝来往
北宋庆历七年到至和二年(1047年到1055年),苏洵继续居家读书,考究古今治乱得失同时教授苏轼和苏辙读书。
苏洵带两个儿子进京考试,拜见欧阳修,受欧阳修赏识,后来两个儿子同时考上,轰动京城
北宋嘉祐初年(1056年),苏洵带二子进京应试,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衡论》、《权书》、《几策》等文章。
苏洵拒仁宗召,带领全家乘船沿岷江而下,东出三峡,走水路进京
北宋嘉祐三年(1058年),宋仁宗召苏洵到舍人院参加考试,苏洵推辞有病,不肯去应诏。
苏洵被任命为秘书省试校书郎,所著《易传》尚未完成即病重,嘱咐儿子帮其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