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吕岱的历史评价,骁勇善战,威震边疆,清明廉洁,为人称赞

作者:吕岱

 

吕岱为东吴名将及重臣,被列为东吴“以器干任职”的名臣之一
吕岱镇岭南、抚山越、战长沙、守武昌,九十三岁官拜大司马。作为三国时期最长寿的东吴名将,他是第一个被载入史册的海陵名人。陈寿在《三国志》将吕岱列入东吴“克宁内难,绥靖邦域”重臣之内。晋灭吴后,陆机作《辨亡论》历数东吴栋梁之才,吕岱被列为东吴“以器干任职”的名臣之一。
 

历史后人均对吕岱发出评价,切评价极高
孙权:吕岱出身万里,为国勤事,家门内困,而孤不早知。股肱耳目,其责安在?
孙登:吕岱……忠于为国,通达治体。
张承:昔旦奭翼周,二南作歌,今则足下与陆子也。忠勤相先,劳谦相让,功以权成,化与道合,君子叹其德,小人悦其美。加以文书鞅掌,宾客终日,罢不舍事,劳不言倦,又知上马辄自超乘,不由跨蹑,如此足下过廉颇也,何其事事快也。周易有之,礼言恭,德言盛,足下何有尽此美耶!
陈寿:①吕岱清恪在公。②岱清身奉公,所在可述。
陆机:政事则顾雍、潘濬、吕范、吕岱以器任干职。
孙盛:夫柔远能迩,莫善于信;保大定功,莫善于义。故齐桓创基,德彰于柯会;晋文始伯,义显于伐原。故能九合一匡,世主夏盟,令问长世,贻范百王。吕岱师友士匡,使通信誓,徽兄弟肉袒,推心委命,岱因灭之,以要功利,君子是以知孙权之不能远略,而吕氏之祚不延者也。[18]
司马光:岱时年已八十,体素精勤,躬亲王事,与逊同心协规,有善相让,南士称之。
萧常:濬逞憾于舒燮,岱滥刑于士民,鲂谲诈以成功,牧矫激以取名,固不足道。然濬切齿奸人,岱倾心益友,而赞不以疾发而志于勋业,亦可尚也。
胡三省:当方面者,当如吕岱;委人以方面者,当如孙权。
石函玉:自昔开幽静,于今二百年。断桥横古碣,老树拂苍烟。篱舍多依水,居人好刺船。吕公墓尚在,凭吊一凄然。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孤独、城畔”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吕岱简介

吕岱(161年-256年),字定公,广陵海陵(今江苏如皋)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臣、将领。
吕岱本为郡县吏,因避乱而南渡。受孙权赏识,遂仕于孙氏政权。建安十六年(211年),以督军校尉之职,与蒋钦等领兵平定吕合、秦狼等叛乱,获授昭信中郎将。建安二十年(215年),随孙权进取长沙三郡,击降安成等四县,成功平定三郡。后讨平吴砀、袁龙叛乱,升为庐陵太守。
延康元年(220年),代步骘出任交州刺史,平定桂阳、浈阳间的王金叛乱,升任安南将军、假节,封爵都乡侯。黄武五年(226年),平定士徽叛乱,控制岭南,晋封为番禺侯。任交州刺史时,吕岱多次派官员“南宣国化”,出使“西南大海洲上”(南洋群岛)以及今东南亚一带众多国家,使扶南、林邑、堂明等国纷纷遣使至吴朝贡。赤乌二年(239年),接替潘濬处理荆州文书公务,与陆逊同在武昌,督管蒲圻。陆逊去世后,武昌分为二部,吕岱督领右部,升任大将军。废帝孙亮登基后,吕岱升任大司马。
吕岱一生戮力奉公,为孙吴开疆拓土,功勋赫赫。太平元年(256年),吕岱去世,年九十六。

本    名
吕岱
字    号
字定公
所处时代
东汉→三国(孙吴)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广陵郡海陵县
出生时间
161年
去世时间
256年
主要成就
安定岭南,抚平山越,历仕孙吴两朝
官    职
大司马
爵    位
都乡侯→番禺侯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