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鲁元公主嫁赵王张敖为妻后,生子张偃,吕后封其为鲁元王

作者:鲁元公主

 

鲁元公主之子鲁元王于《汉书》以及《史记》中的记载介绍                                                                                                                                                                                                                                                                                                                                                                                     然汉孝文帝即位,张偃废为南宫侯,乃以此爵终老,《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云,张偃薨后谥“共”,是为“南宫共侯”,何以称“鲁元王”?
《汉书·张耳陈馀传第二》:后六年,宣平侯敖薨。吕太后立敖子偃为鲁王,以母为太后故也。又怜其年少孤弱,乃封敖前妇子二人;寿为乐昌侯,侈为信都侯。高后崩,大臣诛诸吕,废鲁王及二侯。孝文即位,复封故鲁王偃为南宫侯。
作“鲁元王”之处《汉书》皆作“鲁王”,且不记张敖赐谥为鲁元王之事。何故?班固依《史记》擅行删改乎?余不敢妄断。梁玉绳每见《史记》中言张偃为“鲁元王”之处,辄曰“衍文”,不足以服人也。
 

 

 

鲁元王于野史野史逸闻中的记载,称鲁元王仅为鲁候

《张家山汉墓竹简》
《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年律令·津关令》:廿二、丞相上鲁御史书言,鲁侯居长安,请得买马关中。·丞相、御史以闻,制曰:可。
·丞相上鲁御史书,请鲁中大夫谒者得私买马关中,鲁御史为书告津关,它如令。丞相、御史以闻,制曰:可。
·丞相上鲁御史书,请鲁郎中自给马骑,得马关中,鲁御史为传,它如令。丞相、御史以闻,制曰:可。
二年律令之年,学者多论,然其下限在吕后二年,当属不易也。
汉初尚有别家称“鲁侯”,奚涓也。涓随刘邦起事,侯四千八百户,死事,高祖六年封其母疵代为鲁侯,《汉书·高惠高后文功臣表》“疵”作“底”,且改封重平侯,故治在山东陵县东北。高后五年疵薨、国除。母疵何年改封重平侯,不知。盖因鲁元公主得汤沐而改封。其地,据《地理志》即春秋鲁国、秦时薛郡之地。然高祖时薛郡之地属楚国,鲁元公主之汤沐邑乃为薛郡之鲁县,今之曲阜,当夺之于母疵之旧领。吕后未尝夺楚国之薛郡以封张偃,张偃之鲁国当以齐王所献城阳郡为本,全祖望以为城阳郡,古莒国之地。
《二年律令》
所称之鲁侯,居于长安,可享买马关中之特权,母疵贵不及于此也。故《二年律令》所称之鲁侯,必为张偃无疑。《津关令》中不称“鲁王”而称“鲁侯”,可知吕后二年张偃未得封王也。《史记》(高后元年)“四月,太后欲侯诸吕,乃先封高祖之功臣郎中令无择为博城侯。鲁元公主薨,赐谥为鲁元太后。子偃为鲁王。鲁王父,宣平侯张敖也。”至于“张买为南宫侯。”段,梁玉绳云:“博城侯下忽插入公主之薨,张偃之王,刘章之侯。更觉不伦。史公叙事,何若是之倒乱哉?余谓‘鲁元公主薨’二十六字当在‘南宫侯’句下,盖偃与孝惠子同王也。”梁玉绳察张偃封王语次之失,甚是,然其未见《二年律令》,张偃当与高祖功臣同列为侯也。
传本《史记》未记张偃于母薨之时仅为鲁侯,其父死时尚升为鲁王之事实,径称张偃为“鲁元王”,此大谬,绝不可信。
《张耳陈余传》
说张敖死在高后六年,《吕后本纪》言张敖死在高后七年,此又有异论也。《史记》注集解云,张敖谥武侯。先谥宣平武侯,后追谥鲁元王乎?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怎么忍心放开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鲁元公主(?-前187年)名不详。汉高祖刘邦和皇后吕雉独女儿,西汉公主。和亲事件之后,嫁赵王张敖为妻,生子张偃,吕后封其为鲁元王,故鲁元公主又称鲁元太后;张敖有个女儿张嫣,吕后为巩固势力,借"亲上加亲"之名将其嫁给鲁元公主弟弟汉惠帝刘盈。《史记正义》中提到鲁元公主墓在咸阳西北二十五里。

中文名
刘乐
别    名
鲁元公主,鲁元太后
国    籍
西汉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沛县
逝世日期
公元前187年
职    业
汉朝公主
主要成就
汉朝第一位公主
父    亲
刘邦
母    亲
吕雉
夫    君
张敖
儿    子
张偃
女    儿
张嫣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