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李从珂不断立功受赏,被封为潞王,后因唐憨帝的百般猜忌,起兵反叛

作者:李从珂

 

李从珂不断立有战功,由刺史终被封为潞王
同光二年(924年),李从珂因功被任命为卫州刺史。
同光三年(925年),李嗣源奉命往北抵御契丹,因为家在太原,李嗣源上表请求任命李从珂为北京内衙指挥使,庄宗不高兴,改任命李从珂为突骑都指挥使,驻守石门。
同光四年(926年),魏州军兵叛乱,李嗣源赶赴洛阳,当时李从珂在横水率领部下由曲阳、盂县直奔常山,与王建立会合,昼夜兼程,渡过黄河向南进军,因此,李嗣源的军队声势大振。
天成元年(926年),明宗任命李从珂为河中节度使。第二年二月,加官检校太保、同平章事。十一月,加官检校太傅。
长兴元年(930年),加官检校太尉。
长兴二年(931年),李从珂被授予左卫大将军。不久,恢复检校太傅、同平章事,行京兆府尹官职,担任西京留守。三年(932年),晋升为太尉,调任凤翔节度使。四年(933年)五月,封为潞王。
 

唐憨帝即位后,对李从珂倍受猜忌,李从珂无奈起兵反叛
长兴四年(933年),愍帝李从厚即位后,对李从珂倍受猜忌。先是解除了他儿子李重吉的禁军之权,改任亳州刺史,调离京师;然后又召他出家为尼的女儿李惠明进宫。李从珂听到儿子被外调,女儿被内召,知道新主对他产生了猜忌,终日惶惶不安。后来,愍帝更是听从朱弘昭、冯赟等人的建议,实行“换镇”政策:诏令李从珂离开凤翔,改任河东节度使。李从珂接到诏令后,颇感不满,想要抗命,又觉得自己兵弱粮少,于是和部下商议。众将领都说:“皇上年幼,朝政都把握在朱、冯两人手里,主上功高盖主,如果离开凤翔,一定凶多吉少。”李从珂于是下定决心,举兵反叛。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广岛之恋”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从珂(公元885—936年),本姓王,小字二十三,母魏氏,镇州平山(今河北石家庄市平山县王子村)人。后唐明宗李嗣源养子,五代十国时期后唐末代皇帝,史称后唐末帝或后唐废帝。
长兴二年(931年),安重诲死后,李从珂出任左卫大将军,兼西京留守。三年(932年),进位太尉,升任凤翔节度使。四年(933年),晋封潞王。应顺元年(934年)四月,废黜后唐愍帝后即帝位,改元清泰。清泰三年(936年),因无力抵挡石敬瑭与大辽军队的进攻,自焚于洛阳,终年51岁,葬于徽陵。

本    名
李从珂
别    称
王从珂、后唐末帝、后唐废帝
字    号
小字二十三
所处时代
中国-五代十国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镇州平山
出生时间
公元885年
去世时间
公元936年
主要成就
五代时期后唐末帝
年    号
清泰
政    权
后唐
前    任
后唐愍帝李从厚
陵    墓
徽陵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