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珍妃死后被打捞上来已是惨不忍睹,而37年后盗墓贼所见确是五官依稀可辨

作者:瑾妃

 

盗墓贼发现珍妃眼睛版闭微睁,照迷信说法是受尽冤屈而死
珍妃死后30年,在她入葬的崇陵妃园寝内,竟发生了一起盗墓案。
1938年11月初,在河北易县的清西陵附近,有一个村落名为华北村。村里有个叫鄂士臣的汉子,他与同村有个叫关友仁的密谋,想干一番盗墓的大事,他俩分别找到了几个盗墓的老手。集合了8个人,找了几支枪,凑了20多发子弹,还准备了铁镐、铁锹、斧子、手锯、钢杆等掘土起砖的工具,一道去盗光绪皇帝的妃子墓。
光绪皇帝总共一后二妃。他的妃子墓叫崇陵妃园寝。在园寝里,有两个坟头,分别埋葬着瑾妃与珍妃。鄂士臣率领匪徒们进入了陵园,匪徒们使用炸药,连点了三炮,炸开了地宫的口子,随即匪徒们用斧子将棺椁砍出了一个洞。“棺椁里的珍妃尸体尚未腐烂成一堆枯骨,只见她头戴朝冠,身穿朝服,手里拿着玉石,腰间挂着锦囊,身边放着如意。脸上的皮肉尚存,五官依稀可辨,尤其是那双半闭微睁的眼睛,照迷信的说法是受尽冤屈而死,死不瞑目。”

 

慈禧对外宣称珍妃是为了免遭洋人侮辱而投井自杀
这一段文字是河北省政协文史资料集《夜盗珍妃墓》一文中描写珍妃墓被盗时的情景。该文中还有一段写1901年慈禧太后从西安回京后,派人打捞珍妃遗体时的情景:
“1901年11月,慈禧等人从西安回北京,为了掩人耳目,对外宣称,珍妃为了免遭洋人污辱而投井自杀,并给珍妃恢复名誉,将珍妃册封为贵妃。慈禧还下旨,要珍妃家人来打捞珍妃遗体。珍妃遗体在井内泡了一年半有余,井口又小,怎么也捞不上来。慈禧大怒,要对全家问罪,志锜(珍妃之弟)吓得魂不附体,急忙摆上香案,烧香磕头,求姐姐显灵开恩,救全家性命。结果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算把遗体捞上来,已是惨不忍睹。志锜含泪将姐姐一条曲着的腿捋直,然后草草埋在北京西直门外田村。”
《夜盗珍妃墓》文中,前后矛盾重重,珍妃死后一年半,尸体从井里打捞上来,已令人惨不忍睹,而在37年后的盗墓时所见,脸上皮肉尚存、五官依稀可辨。实在让人难以置信,这是同一个人。笔者想来盗墓贼所见的应该是真实情景,因此可判断盗墓时所见的应该是瑾妃而不是珍妃。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爱上你的魂”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瑾妃简介

端康皇贵妃(1873年—1924年),即瑾妃,他他拉氏,原任户部右侍郎长叙之女,满洲镶红旗人,是光绪帝仅有三位后妃之一。瑾妃有一妹,同为光绪帝妃,即珍妃。光绪十四年(1888年),在光绪帝的选后大典上,瑾妃和妹妹珍妃同时入选,成为光绪帝的妃子,并在隔年元月行大婚礼,之后个别以瑾嫔和珍嫔的身分入宫。
光绪十五年(1889年)与妹妹(珍妃)被入选宫中,初封为瑾嫔,后因慈禧太后六旬万寿加恩得晋妃,光绪二十年因珍妃忤逆太后而受株连,降为贵人;次年复升为妃。宣统皇帝溥仪即位后,尊其为“兼祧皇考瑾贵妃”。宣统帝逊位后,小朝廷为之上徽号“端康皇贵太妃"。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24日),瑾妃病逝于永和宫中,年51岁,并以端康皇贵妃的身份葬于崇陵妃园寝,谥为温靖皇贵妃。

中文名
他他拉氏
别    名
瑾妃
国    籍
中国(满清时期)
民    族
满族(满洲镶红旗)
出生日期
同治十二年(1873年)
逝世日期
民国十三年(1924年9月24日)
职    业
嫔→妃→贵人→妃→贵妃→皇贵妃→皇贵太妃
主要成就
光绪帝妃嫔
主要成就
册封瑾嫔 
册封为瑾妃 
降为瑾贵人 
复升为瑾妃
徽    号
瑾、端康
谥    号
温靖皇贵妃
陵    墓
崇陵妃园寝
丈    夫
光绪帝
妹    妹
恪顺皇贵妃(即珍妃)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