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红楼梦》中贾兰的结局和人物关系,是贾宝玉早逝的哥哥贾珠留下的儿子

作者:贾兰

 

高鹗整理的后40回中,贾兰成年后考中第一百三十七名举人

关于贾兰的人物结局,高鹗整理的后40回中的描述是:贾兰成年后考中第一百三十七名举人。

贾兰的世系关系,荣府贾政早逝的儿子贾珠和李纨所生的儿子

(一)

贾太公生二子:长子宁国公贾演、次子荣国公贾源。

(二)

1.宁国公贾演生四子:长子贾代化、其余三子不详;

2.贾代化生二子:长子贾敷(早夭)、次子贾敬;

3.贾敬生贾珍(长子)、贾惜春(长女);

4.贾珍生贾蓉(长子),贾蓉不是尤氏所生,尤氏仅是贾珍的继室;

5.贾蓉配秦可卿,秦可卿与公公贾珍关系暧昧。

(三)

1.荣国公贾源生贾代善(长子);

2.贾代善配贾母(即史太君),生贾赦(长子)、贾政(次子)、贾敏(长女)、贾氏(次女)、贾氏(第三女)、贾氏(第四女);

3.1.贾赦生贾琏(原配所生的长子)、贾琮(庶出次子)、贾迎春(庶出长女);

3.2.贾政生贾珠(王夫人所生的长子)、贾元春(王夫人所生的长女)、贾宝玉(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探春(赵姨娘所生的庶女)、贾环(赵姨娘所生的庶子);

3.3.贾敏配林如海,生林黛玉(长女)。

4.1.贾琏配王熙凤,生巧姐(长女)。

4.2.贾珠配李纨,生贾兰(长子)。

5.巧姐配王板儿(刘姥姥的外孙,王成之孙、王狗儿之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不想伤害你所以我选择离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贾兰简介

贾兰是金榜题名的李纨之子,《红楼梦》中贾珠与李纨之子。根据高鹗整理的续本:贾兰成年后考中第一百三十七名举人。在寡母的教导下,从小诵读四书五经。根据高鹗整理的续本:贾兰成年后考中第一百三十七名举人。后来爵禄高登,金榜题名,走上了封建知识分子的仕宦之道。贾兰对贾宝玉是相当尊敬的,同宝玉相当合得来但是作者在塑造这个人物时明显的与贾宝玉形成对比。

贾兰是一个受封建礼教影响根深蒂固的人 正所谓“知书达理”其本身对封建知识的掌握的造诣是高过宝玉的但是其仍然孜孜不倦的向宝玉求教,另外一点的体现就是 贾兰本身和贾宝玉的年龄差别不大但对“小叔叔”的尊称是一直挂在嘴巴上的。这个身世可怜的孩子,没有得到王夫人和贾母的特别优厚,唯一的那一点是经济的待遇。王夫人和贾母的视线都集中在了宝玉身上,对这个衔玉而生的二公子,寄予了无限的厚望。而贾兰却不在他们的关心之内,元宵节那般隆重的场合,都不曾注意这个孩子的缺席,反而要贾政想起来,派人接了来。可知他不是宝玉那样时时让贾母操心惦记的孩子,他在贾母王夫人眼中不过和贾环一样,有无皆可。可是他是王夫人的亲孙子呀,贾政在母亲面前说,何不将疼孙子的心略放在儿子身上,这话可反用在王夫人身上,何不将疼儿子的心略用在孙子身上。贾兰地位不凡,可是却没有得到应得的重视,他和贾环不同,贾环本是庶出,而且并不读书上进。

贾兰在这样的氛围里长大,性格中有些敏感而自尊。所以他会说无人请他,所以他不参加元宵节。他的自尊体现在认真读书上面,他是贾府几个孩子中最用功的,这也源于李纨的教导。也许他们母子很快便明白了,若想在贾府出头,只能靠读书了。所以读书成了贾兰唯一的成功方式,便全心在此。

中文名
贾兰
别    名
兰哥
国    籍
中国
民    族
出生地
荣国府
职    业
贾府少爷
父    亲
贾珠
母    亲
李纨
爷    爷
贾政
奶    奶
王夫人
曾祖母
贾母
出    处
《红楼梦》,《吴氏石头记》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