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丁奉金宝圩、总管庙、纪念馆、墓地后世纪念简介,以及其民间形象简介

作者:丁奉

 

金宝圩原是一个大湖,后丁奉看中这个地方,建立圩堤,名为金宝圩。
金宝圩
宣城的金宝圩前身是一个大湖,叫金钱湖。在三国时代金钱湖属吴地。在黄初年间(公元222-225年),吴国的五路总兵丁奉率领五路大军(号称十万雄兵),来到金钱湖,丁奉慧眼看中了这个有二十多万亩的金钱湖滩,上奏孙权,获准后,丁奉亲自指挥并督筑圩堤,用了四年时间圩堤筑成。先叫金钱圩,后改叫惠民圩。后又因为金钱圩盛产鱼米,象个金色的宝贝,所以将金钱圩改名为金宝圩。
总管庙
圩内的百姓为了纪念丁奉,在圩的中心地点(今安徽宣城双丰村),建造了一座总管庙,立丁奉像于内,百姓把丁奉称为总管菩萨,四季香火不断。后丁奉被封为靖江侯王、靖天世帝君。
丁奉纪念馆
丁奉纪念馆位于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水阳镇区5公里区。丁奉纪念馆于古总管庙旧址上兴建,馆院内建有承渊塔,馆内塑丁奉像,陈列丁奉围湖造田的图文资料。
丁奉墓
丁奉墓于1953年在安徽庐江县西门外的龙子口被发现,墓地有160多平方米,高5米多,墓室为卷拱形,高3米多,宽2米,长5米,均为古钱纹和几何图案的青砖砌成。
 

 

 

 

丁奉小说形象、戏剧形象、民间形象简介。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丁奉事迹较史书记载简略,主要描述了他在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的事迹以及诛杀孙綝时的表现。 《三国演义》还增加了曹丕在公元224年伐吴,张辽保护曹丕撤退时,丁奉用箭射中了张辽腰部,使张辽回营后旧伤迸发、不治而亡的情节。
在中国传统戏曲中,丁奉的脸谱为勾粉红老脸,眉尖下垂及粉红色皆表示老年之意,出场剧目有《借东风》。
在民间传说中,丁奉擅长以手飞石(就像《水浒传》中的没羽箭张清一样),故有“神弹子丁奉”之称。现代供奉丁奉的庙宇当中,丁奉像的手上亦握著一枚飞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唯一的世界只有你、”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丁奉简介

丁奉(?-271年),字承渊,庐江安丰(今安徽霍邱,一说河南固始)人,三国时期吴国重要将领。
丁奉年少时以骁勇为小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此后又于太元二年(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东吴的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除掉了东吴的权臣孙綝,被拜为大将军,后为右大司马、左军师,建衡三年(271年)去世。
丁奉一生征战,与北方政权从曹操时代交战至司马炎时代,侍奉了孙权至孙皓四位吴国君主,见证了三国的盛衰兴亡。

本    名
丁奉
字    号
字承渊
所处时代
汉末三国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庐江安丰
去世时间
271年
主要成就
雪中奋短兵,大破魏军辅助孙休诛灭孙綝
职    业
将领
官    职
右大司马、左军师,领徐州牧
爵    位
安丰侯
葬    处
安徽庐江县西门外的龙子口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