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大乔
二乔本姓为“桥”,二人芳名史书失载,因为习惯叫大乔小乔,而忽略了她们的原名。
二乔的姓本作“桥”,可以称为桥氏。至于她俩的芳名,史书失载,只好以“大乔”、“小乔”来区别。现代人对此会觉得奇怪,但在以男性为中心的封建社会里,这种现象却是见惯不经的。历史上许多皇后都没有留下名字,就是孙权的母亲吴夫人、妹妹孙夫人,不也同样不知其名吗?不过有些戏曲中称大乔叫乔靓,小乔叫乔婉(出自《凤凰二乔》),因为叫贯了大乔和小乔,所以忽略了她们的原名。
关于二乔的名分经查证后证实二人其实为妾。
有关二乔是妻还是妾,首先,在得到二乔之时,孙策和周瑜都已虚岁25。古人普遍早婚,他俩若已有原配,那也是毫不奇怪的。更何况在三国时代,妻妾地位差别极大,并不存在明清时代扶正的可能性。
其二,在讲究尊卑有序的封建时代,婚姻被视为结两姓之好,具体指门当户对的两个家庭因婚姻结为亲戚关系,更有一套繁琐礼节。而二乔身份背景仅仅是城破后被纳,这女战俘的身份似乎并不与孙策周瑜相称,娶妻也不至于马虎到打仗时顺便解决。
另外,婚姻又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妻须征得双方家长的首肯,相反,纳妾几乎只凭男人的一己之愿。“策自纳大乔”从“自纳”就可以看出,孙策纳大乔实际是自作主张,此时吴夫人尚留在吴县,正式娶妻不可能不经过其母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