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地主家出生的常荫槐为人正直,办事认真,管理铁路井井有条

作者:常荫槐

 

常荫槐生平简介,家中还有三个哥哥,拥有大量土地
常荫槐字翰勷,奉天梨树县人,奉天法政专门学校法律系毕业,一直在黑龙江省任事,后为许兰洲之参谋长。第一次奉直之战,奉军败退山海关,常代表许兰洲向总部办理事务,为杨宇霆所赏识。民国14年任京奉路局长,16年潘复组阁时代理交通部长并兼京奉路局长。
常荫槐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祖籍山东寿光,后迁至吉林梨树西北刘家馆子乡落户。兄弟四人,他排行老四。其长兄常荫廷,字括襄,为清光绪甲午(1894)科举人,1910年起至1932年,历任黑龙江省青冈、木兰等县知事,绥兰、龙江等道道尹,黑龙江交涉员,呼海、齐克两铁路总办及黑龙江省政府参议等要职。当其兄任绥兰道尹时,曾创编所属各县游击队兼清乡会办、游击队营管处会办,与黑龙江督军兼省长吴俊升结拜为义兄弟,因此,在黑省政界中成为一位有影响的人物。常荫槐次兄在梨树家乡经营家业,三兄长年在哈尔滨开设钱庄、商号等。常家依仗其权势,在黑龙江讷河县境占有大量肥沃土地,据常家管事人称:“日初骑马出发巡地查地号,直到日暮天黑尚未到达边界。”其土地面积之广、数量之多,于此可以想见。常家的产业还不止于前述,在沈阳天后宫附近常荫槐还建有私邸一处,宅第建筑比较阔气,时人称“常公馆”。

常荫槐为人正直,不怕得罪领导,任职时管理铁路,建立大学
常荫槐虽是奉系军阀要员,但对旧官场馈赠往来酬酢的习气不以为然,办事认真,肯干。1922年第一次直奉战争,奉军大败,士气低落,常荫槐时任奉天全省军警执法处长及全省清乡督办,因沈阳城内驻军较多,军纪很差,打架斗殴时有发生,破坏了城市的公共秩序,为此他整肃军纪,维持社会治安,颇为努力。在京奉铁路局长及东北交通委员会委员长任内,常荫槐致力整顿铁路交通运输秩序,对不购车票乘坐火车的官兵、聚众闹事者、破坏交通秩序的散兵游勇以及违犯路规的客、货运输单位等,敢于督令属员,按章办事,而且对违章者处罚较严,不留情面,不怕得罪上司及同僚。因此,使多年较为紊乱的铁路交通面貌有所改观。
常荫槐主管铁路交通时,奉东北地方当局指示,修筑大通(大虎山——通辽)铁路,尽管日本帝国主义多次抗议,反对修筑这条所谓与南满铁路平行的线路,但常荫槐不为其威胁所动,仍按计划施工,直至建成。除此之外,他还很重视培养铁路人才,成立交通教育监督处,在铁路交通线路上的重要城镇设立扶轮中、小学等。在任交通部次长、代总长期间,常荫槐同时兼任交通部唐山大学(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校长,他利用历年来京奉铁路局拖欠唐山交大(现西南交通大学)之办学经费,创办了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锦县分校(这也是东北的第一所国立大学,锦县分校1932年并入东北大学)。
张作霖遇害时,常荫槐亦乘一辆专车随行,遇炸时常本在张车厢中,至皇姑屯乃离车后行,闻炸声车停,常恰在两车厢接头处,致跌倒受轻伤。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只淡不断”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常荫槐(1888—1929年),字瀚勃,生于吉林梨树。1910年毕业于奉天法政学堂第二期。1922年参加第一次直奉战争,任骑兵第三旅参谋长。后任北京政府交通部参事、国务院参议,吉林、黑龙江两省剿匪总司令部参谋长,奉军镇威军骑兵集团司令部参谋长。1924年任奉天全省军警执法处长兼清乡督办。是年参加第二次直奉战争,任奉军第三、四方面军军团部政务处长、交通司令。1926年任京奉铁路局长。是年12月张作霖联合孙传芳、吴佩孚组建安国军,他受任安国军交通总长。1927年6月张作霖等成立安国军政府,任潘复内阁交通次长,不久代行部务。1926年6月至1927年9月任交通部唐山大学(即唐山交通大学,现西南交通大学)校长。1928年3月任关税自主委员会委员。是年6月张作霖被炸身亡后,7月由总参议杨宇霆举荐出任黑龙江省省长。不久被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张学良任为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长,与杨宇霆来往密切,反对东北易帜,未果。同年12月被南京国民政府委任为黑龙江省政府主席。易帜当日,与杨宇霆公开拒绝参加张学良等东北军政长官与南京政府代表的合影,在公馆拒不悬挂青天白日旗。1929年1月与杨宇霆同被张学良枪杀。

中文名
常荫槐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出生地
吉林梨树
出生日期
1888年
逝世日期
1929年
职    业
黑龙江省主席
毕业院校
奉天法政学堂
主要成就
曾任东三省交通委员会委员长
性    别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