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毕再遇以缚羊击鼓之计蒙蔽敌人得以安全脱身,其墓位于杭州西湖边

作者:毕再遇

 

毕再遇审时度势决定撤退,施以缚羊击鼓之计安全逃离
据《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五十七记载:公元1206年,宋将毕再遇率领宋军与金兵对垒,虽有小胜,可是无奈金兵增兵渐多,宋军渐渐处于寡不敌众的形势之下。审时度势,毕再遇决定撤退。
然而,两军对垒,撤退谈何容易?如果大摇大摆地走,金兵势必会追击,一定会损失惨重,怎么做才能不让敌人发觉,又可以让宋军安全脱身呢?毕再遇陷入了沉思。
金兵那边,他们的营寨和宋营相距很近,近得能够听到宋军军营一天到晚鼓声不断,对于宋军的鼓声有什么作用,金兵都心知肚明:击鼓是为了鼓舞宋军士气。宋兵天天击鼓,金兵这边也没闲着,一个劲儿地在调兵遣将,准备和宋兵决战。一连过了好几天之后,金兵发现,宋营的鼓声逐渐变得微弱。莫非宋军士气大减?或是宋军将士已经疲惫?金军将领觉得时机成熟可以进攻了,便率军小心翼翼地靠近宋营。
当金兵冲进宋营时,宋营外围并无防范,可是一进到宋营内,所有的金兵都傻了眼,宋营除了旗幡招展之外,竟是一座空营!宋军官兵早已撤离,连一个人影都没有。
既然没有人,这隆隆的鼓声又是从何而来呢?仔细检查,金兵惊奇地发现宋营内的每一面鼓上都吊着一只羊,羊的两只前蹄顶在鼓面上。羊被悬空捆起来,自然难受得要命,便使劲挣扎,两只前蹄不停地乱踢,于是击响了战鼓。借着一片鼓声掩护,宋军早已经悄悄撤军数日了。
可金兵听到宋营仍然鼓声不绝,竟好几天都不加怀疑,等到金兵发现上当,只能哀叹自己太大意,让宋兵从眼皮底下溜走了。
“悬羊击鼓”是宋军主帅毕再遇想出的点子,巧妙而又有新意,蒙蔽了敌人,又保存了自己的实力。

毕再遇之墓位于杭州西湖,与岳飞墓相互辉映

宋代周密《武林旧事》记:“西溪路毕宫师墓,毕再遇父子皆葬于此。”是毕再遇和他的父亲毕进都葬在了杭州。他们得与西湖边的岳飞墓相互辉映。《梦梁录》亦称“忠毅毕再遇墓,在西溪秘阁”。                                                                                                                                                    据乾隆《江南通志》记载:毕招抚祠在府治夹城,祀宋毕再遇。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平行线”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毕再遇(1147年—1217年),字德卿。兖州(今兖州)人。南宋名将,武议大夫毕进之子。
毕再遇初以恩庇补官,隶侍卫马司。开禧二年(1206年),随军北伐,屡立战功,迁为武功大夫。后因功历任镇江都统制兼权山东、京东招抚司事,骁卫大将军。因其勇猛过人,熟知兵略,且善于驾驭兵将,威名远扬。嘉定元年(1208年),被任为左骁卫上将军。
宋金通和后,屡请回归田里,均不准。嘉定六年(1211年),提举太平兴国宫。嘉定十年(1217年),以武信军节度使致仕。不久卒。赠太尉,累赠太师。谥号“忠毅”。

本    名
毕再遇
字    号
字德卿
所处时代
南宋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时间
1147年
去世时间
1217年
主要成就
开禧北伐时,军功第一;六合大捷,解围楚州
籍    贯
兖州
官    职
武信军节度使
追    赠
太师
谥    号
忠毅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