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道宣
道宣搜集资料,研究印度佛教流传华夏的历史事实,编纂历史事迹的书籍
完成新律学体系构建后,道宣为了正本澄源和维护佛教的地位,广泛搜集资料,研究印度佛教流传华夏的历史事实,开始了历史事迹的编纂工作,出了一大批成果,具有很强的资料性和学术性,是了解中国佛教历史不可或缺的参考书。
以下五部作品为代表:
《释迦方志》二卷
《集古今佛道论衡》四卷
《广弘明集》三十卷,或作四十卷
是继梁僧祐《弘明集》之后又一部文史资料集,但其内容比僧祐的《弘明集》更为丰富,其中文献卜作者一百三十多人,全书共分十篇:一、归正,二,辩惑,三,佛德,四,法义,五、僧行,六、慈济,七、戒功,八、启福,九、悔罪,十、统归。书中不仅集古代一定时期的文献之大成,而且有道宣自己的叙述、辩论和历代王臣对佛教兴废等事的记载。
《大唐内典录》十卷
此是目录学著作,其中除经律论书名之外,还有许多极其重要的资料。
《续高僧传》三十卷,或四十卷
本书自梁迄唐贞观十九年的高僧四百九十二人立传。在这些传记中,还附见二百一十五人。其体例、编排和分类,基本上与梁慧皎《高僧传》相似。《续高僧传》分科之严谨,其文辞之优美,为后世撰写“高僧传”一类史籍的僧俗视为典范。
此外还有叙述佛祖传记的《释迦氏谱》和《佛化东渐图赞》、《圣迹现在图赞》、《京师西明寺录》等,可惜后三部已经佚失。
道宣在应化感通方面的著作
主要有四部:
《遗法主持感应》已佚
《神州三宝感通录》三卷
《感通记》一卷,又名《道宣律师感通录》、《律师感通传》、《感天侍传》
《中天竺舍卫国祗洹寺图经》二卷
这些都是道宣晚年所作。
道宣为维护佛门的地位也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唐李渊、李世民、李治三代,奉行比较开明政策建立大唐帝国后,为维持统治地位,对日益壮大的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唐高宗李治时,敕令僧人跪拜君亲。为维护佛门的地位与律仪的纯粹,道宣率弟子多次与皇权周旋,终于护法成功,迫使高宗收回了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