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神秀的禅法传承,忠实地继承了四祖道信和五祖弘忍的东山法门

作者:神秀

 

神秀禅师禅法继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弘扬四祖道信的念佛禅达80年之久

神秀禅师,继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的禅法,丝毫没有变化。

《景德传灯录》记录,神秀作偈示众说:“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坛经》记载惠能问神秀的弟子志诚,神秀如何示众,志诚说:“常指诲大众:住心观净,常坐不卧。”

武则天问90多岁的神秀禅师:“大师所弘法之长,是谁家的宗旨?” 神秀回答:“贫僧是秉乘的东山法门。” 武则天问:“东山法门所据何种经典?” 神秀禅师答:“《文殊般若经》一行三昧。” 神秀禅师的北渐禅法实质上就是自四祖道信以来“一依《楞伽经》以心法为宗,二依《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的参“念佛者谁”的念佛禅。

自四祖道信以来“一依《楞伽经》以心法为宗,二依《文殊般若经》的一行三昧”的参“念佛者谁”的念佛禅。它的历史使命就是把一个“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通过有佛经文字,有修行模式,成了让一般修行人能接受的禅宗法门。也就是从印度来的正宗禅门,倒成为被多种有相文化熏陶的中土人们能接受的中间跳板。 正因为这个跳板,才留下了一个东山法门。

神秀禅师弘扬四祖道信的念佛禅达80年之久,门人甚多,其中“入堂七十,味道三千”(要知道五祖弘忍亲自认定得法者,也不过10人,当然有的记载13人)。

神秀禅师灭寂后,嵩山普寂禅师、西京义福禅师继续阐扬四祖道信的念佛禅的宗风,一时“两京之间,皆宗神秀”,“北宗门下,势力连天”

尤其神秀禅师灭寂后,嵩山普寂禅师(651—739年)、西京义福禅师(658—736年)两大弟子在帝王的支援之下,继续阐扬四祖道信的念佛禅的宗风,盛极一时,有“两京之间,皆宗神秀”,“北宗门下,势力连天”之感概。普寂的弟子道璇还把神秀的北宗禅法传到了日本。

直到南禅马祖道一出现后,北渐念佛禅的法门一统天下的地位才被动摇,直到唐末“安史之乱”还有人弘扬,但日后渐绝。

尤其当人们的根器渐渐变得粗重,这时出现了净土法门,众多临终往生的榜样,眼见弥陀现身,亲听天乐梵音……使得这个“不取相貌,心系一佛,起大疑情,‘念佛者谁’”的北渐念佛禅,更加失去了生存的空间。虽在元、明、清时期,偶见有禅师弘扬,但也如日月下的米珠之光了。

当时这段“南顿北渐”之争的历史,上至朝廷皇帝,下至平民百姓,纵横几百年,明争暗斗,空前绝后。慢慢的,众生的因缘选择了六祖惠能的顿教禅法,北渐念佛禅的禅法也就逐渐退出了这个时空程序舞台。

这里的退出,并不是断绝,而是深深地埋在这个时空程序中、人们的心中,如蛰伏的金刚如来的种子,只要时机成熟,定会爆发,发扬光大,泽被末法众生。

以上师承四祖道信、五祖弘忍、神秀禅师,及神秀门人等的北渐神秀法嗣,也就是主要讲“不取相貌,心系一佛,起大疑情,‘念佛者谁’”的北渐念佛禅法门。 虽有变化,但这毕竟是老祖宗。(以上“相关故事”、“禅法传承”两部分内容,摘自回家人著《如何修证念佛禅》)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年少无知的爱”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神秀简介

神秀和尚(公元606~706年)唐代高僧,为禅宗五祖弘忍弟子,北宗禅创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今属河南)人。少习经史,博学多闻。禅宗五祖弘忍门下700人中上座弟子。禅宗北宗创立人。俗姓李。汴州尉氏人(今属河南)。少览经史,博学多闻,后出家。到蕲州双峰山东山寺见弘忍,于寺中充杂役六年。得弘忍器重,以为“东山之法,尽在秀矣”,命为上座并“教授师”。忍死后,住荆州当阳山玉泉寺传法,弟子甚众。90余岁时为武则天召至洛阳,再召至长安,在宫内道场说法。武则天亲作礼拜。神秀门下禅法因帝室之力而流行长安、洛阳,数代之后始衰。殁后敕号“大通禅师”。其禅法主要流行于北方,主张“渐悟”,与主“顿悟”的慧能南宗相对,称北宗禅。弟子有普寂、义福等,继续阐扬其宗风,盛极一时。普寂弟子道璇曾将北宗禅传日本。

中文名
神秀
含    义
形容山河造化之神奇秀丽
出    处
杜甫《望岳》中的造化钟神秀
人    名
唐代高僧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