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细奴逻的生平简介,以及轶事典故,唐朝彝族南诏王,唐高宗封其为巍州刺史

作者:细奴逻

 

细奴逻的人物生平,公元649年称南诏王,以巍山(今云南省巍山县境内)为首府

细奴逻(617-674) 南诏王。父舍龙,原居住于哀牢(今云南省保山县),为了躲避仇人,迁居到蒙舍诏(今云南省巍山县境内的—个部落)。

唐朝初年,云南西北洱海一带,分布着六个比较大的部落,称为六诏(是今天彝族的先民)和白蛮(今天白族的先民)。其中的蒙舍族,在六诏的最南面,所以称为南诏。唐太宗时期,洱海地区的白蛮、乌蛮各部落为了统领权长期争斗。后来,“白国主”、唐封的“云南大将军”张乐进求和平解决了争斗。

公元649年,细奴逻称南诏王,以巍山(今云南省巍山县境内)为首府。公元653年,细奴逻敬服唐朝的高度文明,派子逻盛炎赴长安朝见高宗,表示愿意归附唐朝。唐高宗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从此南诏接受了唐朝中央政府的领导。公元674年,细奴逻病死。细奴逻死后谥号为奇嘉王,尊称高祖。

细奴逻的轶事典故,因为一只五色鸟而被“白国主”、唐封的“云南大将军”张乐进求嫁女,从此当上大酋长

相传,白蛮部落有一根铁质神柱,为诸葛亮平定南中时候所立,由于年代已久远,铁柱已锈蚀不堪。于是张乐进求决定重新铸造铁柱,并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并邀请了洱海地区有名的各部族首领共祭。其中,细奴逻也受到了邀请。在祭祀中,一只五色鸟先落在了铁柱上,又落在细奴逻的肩上,于是张乐进求和其他首领认为是祥兆,乃天意,于是张乐进求把其女嫁给细奴逻,并“举国逊之”。因此,细奴逻当上了大酋长。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那声再见为什么说不出口”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细奴逻,南诏王,父舍龙,原居住于哀牢(今云南省保山县),为了躲避仇人,迁居到蒙舍诏(今云南省巍山县境内的—个部落)。公元649年,细奴逻称南诏王,以巍山(今云南巍山县境内)为首府。公元653年,细奴逻敬服唐朝的高度文明,派子逻盛炎赴长安朝见高宗,表示愿意归附唐朝。
唐高宗封细奴逻为巍州刺史,从此南诏接受了唐朝中央政府的领导。 公元674年,细奴逻病死。细奴逻死后谥号为奇嘉王,尊称高祖。

本    名
细奴逻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彝族
出生地
哀牢(今云南省保山县)
出生时间
公元617
去世时间
公元674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