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徐敬业生平之兵败身死,以及人物轶事典故,李勣预言“破我家者必此儿”

作者:徐敬业

 

李孝逸以火攻大败敬业军,徐敬业逃往润州,为部下所杀

庚申,李敬业统兵凭借下阿溪固守。后军总管苏孝祥夜里带领五千人,用小般渡过溪水先发起进攻,结果兵败身死,士卒涉水时淹死过半。左豹韬卫果毅渔阳人成三朗被李敬业俘虏,唐之奇欺骗他的部众说:“这就是李孝逸!”准备斩首,成三朗大喊:“我是果毅成三郎,不是李将军。官军已大批到达,你们覆亡就在眼前。我死后,妻子儿女蒙受荣耀,你们死后,妻子儿女被籍没为奴婢,你们最终不如我。”他终于被斩首。

李孝逸等军相继到达,数次交战失利。李孝逸畏惧,准备撤退,魏元忠与行军管记刘知柔对他说:“现在正是顺风,芦荻干燥,是火攻的好机会。”他们坚决请求决战。李敬业布阵已久,士卒多疲倦观望,战阵不能整肃;李孝逸进击,乘风纵火,李敬业大败,斩首七千级,淹死的不计其数。李敬业等轻装骑马逃入江都,带着妻子儿女投奔润州,准备从海路逃往高丽;李孝逸进兵屯驻江都,分别派遣各将领追击李敬业。乙丑(十八日),李敬业等到达海陵地界,被大风所阻止,他的部将王那相砍下李敬业、徐敬猷和骆宾王的首级向官军投降。余党唐之奇、魏思温都被捕获。斩首后,他们的首级被送往神都。扬、润、楚三州平定。

徐敬业的轶事典故,冒险只身进贼营,其祖父李勣预言将来败坏家的必然是徐敬业

唐高宗时,蛮群聚集为寇,朝廷出兵讨伐往往不利,就以李敬业为刺史。该州发兵到效外迎接,李敬业让他们全部回去,独自骑马来到郡府。贼寇听说新刺史到了,都严阵以待。徐敬业一概不问,等处理过别的事以后,眼中已无贼寇。才说:“贼兵在哪里?”有人回答说:“在南岸。”李敬业便带着两个官吏前去,旁观的人无不惊惧万分。

贼兵初时整兵观望,后来看见船里空无所有,就关起营门。徐敬业直接打开营门,走进贼营,告诉他们说:“国家知道你们是被贪污官吏所害,没有其他罪过,都可以回田里去,最后离开的人就真正是贼寇了。”于是只找首领过来,责备他不早点投降,各打数十板后,遣送他们回去。减轻责备,使他们能够接受。境内顿时平静下来。他的祖父李勣听说这件事后,对他的胆识亦喜亦忧,说:“我从不这么冒险做事。然而将来败坏我们家的,一定是这个孩子。”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戒:”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徐敬业(唐朝英国公)一般指李敬业(?—684年),祖籍曹州离狐,李勣之孙,李震之子,因父早死,直接承袭了祖父的英国公爵位。李敬业从小善于骑射,有才智,曾任眉州刺史,后坐事被贬为柳州司马。武则天废唐中宗立睿宗,临朝称制,他在684年九月起事于扬州,自称为匡复府大将军,以匡扶中宗复辟为理由起兵,李敬业的部队很快增至十余万人。武则天派遣李孝逸统兵三十万人征讨,李敬业听从薛璋意见,先南渡长江攻陷润州,再北向与李孝逸战于高邮,徐初战获胜,但久战兵疲,十一月李孝逸以火攻大败敬业军,敬业逃往润州,为部下所杀。

本    名
李敬业
别    称
徐敬业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时间
不详
去世时间
684年
爵    位
英国公
官    职
眉州刺史、柳州司马
祖    籍
曹州离狐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