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李思训的人物经历,以及人物轶事,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唐代书画家

作者:李思训

 

唐代书画家李思训,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唐高宗时为江都令,武则天朝执政杀戮唐宗室而弃官隐居,至唐中宗神龙初年又出

李思训(651——716),唐代书画家,字建睍,一作建景,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地区人),唐宗室李孝斌之子,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右羽林大将军,此为《新唐书》和《中国美术史大典》记载。《旧唐书》和唐李邕碑称“云麾大将军”,陇西狄道人(今为定西地区)。1993年在武山龙泉出土唐墓,为衣冠冢;出土一幅青绿绢帛山水画,和一枚双面印章为象牙质,印面约(3×3cm),厚度2.5cm,阳面为“右武卫大将军”字样,阴面字已不清楚,此印现流传当地民间,据当地人讲绢画出土时色彩依然艳丽,为山水画,只可惜让民工抢夺所毁。此墓仍然还在,据考证为唐李思训衣冠冢,所以也有人认为李思训是今天的天水武山人。

李思训于唐高宗(650-683)时为江都令,因武则天朝(684-704)执政杀戮唐宗室而弃官隐居,至唐中宗神龙(705~707)初年又出任宗正卿、历官益州长史,唐玄宗开元(713~741)初年,官至左武卫大将军,任左羽林大将,晋封彭国公,因玄宗时官至右武卫大将军,卒后追赠秦州都督。画史上称他为“大李将军”。

李思训其祖父为唐长平王李叔良,叔良是唐高祖李渊的堂弟。唐武德元年,叔良官拜刑部侍郎,并进爵为王。武德四年,突厥人入侵,李渊命叔良率五军击之。叔良被流矢射中而薨,死后被赠左翊卫大将军、灵州总管,谥曰肃。李思训的父亲名叫李孝斌,官至原州都督府长史。

李思训画作都极为超绝,尤工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唐明皇说李思训一定是通神之佳手

李思训在唐高宗时做到了江都令。碰上武则天要革唐宗室的命,许多宗室贵族被陷害,李思训在这时弃官潜匿。唐神龙初年,唐中宗即位,因为李思训是幸存不多的李唐正宗,所以直接被授予宗正卿的高官,封陇西郡公,实封二百户。唐玄宗开元初,李思训被授予左羽林大将军,进封彭国公,更加实封二百户,不久又任右武卫大将军。开元六年卒,赠秦州都督,陪葬桥陵。

思训兄弟之间妙极丹青的有五人,思训最为当时人所器重。他的画作都极为超绝,尤工山石林泉,笔格遒劲,得湍濑潺湲、烟霞缥渺难写之状。天宝中,唐明皇召李思训画大同殿壁画,兼掩障。一天皇宫中夜闻有水声,唐明皇说李思训一定是通神之佳手,如果没有技进乎道,并且不为富贵所埋没,他怎么能够得此荒远闲暇之趣!其子昭道,在当时的书画界也很有名气,当时人称其父子为“大李将军、小李将军”,大李将军指李思训,小李将军指李昭道。今天所说的青绿著色山水,据说就是从大小李将军而来。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xiaowang”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思训(651-716年,一作648-713年),唐代杰出画家。字建睍,一作建景。汉族,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唐高祖李渊堂弟长平王李叔良之孙,原州都督府长史李孝斌之子,著名宰相李林甫的伯父。以战功闻名于时。曾任过武卫大将军,世称“大李将军”。明代董其昌推其为山水画“北宗”之祖。此派的山水风格,在初唐的章怀太子墓和懿德太子墓壁画中亦可看到。

中文名
李思训
外文名
lisixun 
别    名
建睍、建景
国    籍
大唐
民    族
出生地
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秦安)
出生日期
公元651年
逝世日期
公元716年
职    业
画家
主要成就
被董其昌推为山水画“北宗”之祖
代表作品
《江帆楼阁图》、《九成宫纨扇图》
外    号
大李将军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