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贤
章怀太子墓位于乾陵东南约3公里的杨家洼村北面高地上,1971年由官方发掘
章怀太子墓与懿德太子墓、永泰公主墓同为唐乾陵最重要的三座皇亲陪葬墓,位于乾陵东南约3公里的杨家洼村北面高地上,距县城西北约3.5公里,西兰公路东侧约300米处。封土呈覆斗形,底部长、宽各43米,顶部长、宽各11米,高约18米。封土堆南约50米尚有残存的一对土阙,高4.5米,底部长、宽各5米,土阙南面有并列的一对石羊。四周原有围墙,南北长180米,东西宽143米,西、东、东北三面的墙角仍残留于地面,整个墓区约占地26000平方米。
太子墓于1971年由官方发掘,此前已遭盗掘毁坏。墓中壁画五十多幅基本完好,其中“打马球图”、“狩猎出行图”、“迎宾图”、“观鸟捕蝉图”等十分精彩,显示了唐代高超的绘画水平。墓内出土大量陶器文物,制作精美,造型生动,实为唐代线刻画之精品。
章怀太子墓墓志铭,“大唐故雍王墓志之铭”以及“大唐故章怀太子并妃清河房氏墓志铭”
李贤死后曾有过三次葬礼,第一次是在流放地下葬,具体形制已无可考。后两次均作为乾陵陪葬墓在同一墓穴下葬,只不过陪葬身份不同,因而墓中出土墓志两块:
一盖书“大唐故雍王墓志之铭”(即神龙二年以亲王礼下葬),墓志碑边长90厘米,厚20厘米,四周刻蔓草和十二生肖。上有墓志铭文,楷书40行,每行41字,共约1600余字,无撰写人姓名。
一盖书“大唐故章怀太子并妃清河房氏墓志铭”(即景云二年以皇太子礼下葬),墓志碑边长87厘米,厚17厘米,周边斜杀及志文四边刻蔓草。墓志铭文为卢璨撰,岐王李范书。楷书34行,每行33字,共约1100余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