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鱼朝恩
鱼朝恩嫉妒郭子仪的战功二恶多次进谗言以致郭子仪不被重用
屡进谗言,阻止郭子仪被重用
乾元元年,安庆绪被围于相州,史思明从范阳率军南下相救,攻下魏州后按兵不动,以待时机。李光弼请进击魏州,以阻止史思明救援,但遭到了鱼朝恩反对。而六十万官军也因鱼朝恩的干预,使得诸军不能统一行动,致使交战失利。之后,为了加强东都的防守,唐肃宗诏命郭子仪留守东都,任他为东都畿、山南东道、河南诸道行营元帅。鱼朝恩妒嫉郭子仪军功,把相州之败归咎于郭子仪。肃宗听信了他的谗言,不久把郭子仪调到京师,解除了他的职务。
上元元年,鱼朝恩仍任观军容使,驻守陕州(今河南三门峡西)。这时,史思明已攻占了洛阳,并与李光弼军对峙于河阳。有人建议重用郭子仪,肃宗即以郭子仪为诸道兵马都统,命他率英武、威远等禁军及河西、河东诸镇之师以攻取邠宁、朔方,最后直捣叛军巢穴范阳。诏令下达十几天之后,“复为朝恩所间,事竟不行”。
宝应元年(公元762年),唐代宗以雍王李适为天下兵马元帅,会集诸道节度使及回纥兵十余万于陕州,以进讨史思明。并欲以郭子仪为副元帅,结果又遭鱼朝恩等人“沮之而止”。
唐军集结军队歼灭安庆绪却因鱼朝恩的盲目自信而惨遭失败
乾元元年(758年)九月二十一日,唐肃宗派遣朔方节度使郭子仪、河东节度使李光弼、关内节度使王思礼等九大节度使,共集结步骑兵二十余万人,向邺城大举进发,准备一举歼灭安庆绪。 可令人费解的是,肃宗李亨并没有为这二十多万大军设置一个元帅,而是设置了一个所谓的“观军容宣慰黜陟使”, 这个新鲜而别扭的头衔是肃宗的一项发明。担任这个职务的人就成了天子特使,就可以取代元帅的职能,就拥有统辖调遣九路大军的最高指挥权。
这个人就是——内侍宦官、开府仪同三司鱼朝恩。
乾元元年(公元758年)十月,邺城刚刚被围的时候,史思明就亲率十三万大军挥师南下。这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史思明出其不意打下了魏州(今河北大名)。史军前锋所屯驻的滏阳距邺城仅仅六十里地。 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正月初一,史思明又在魏州自封为“大圣燕王”。对李光弼而言,这不啻于是在对唐军和他本人进行示威和挑衅。李光弼迫不及待地向鱼朝恩提议,分兵北上进逼史思明,就算不能取胜,与之相持,也足以解除唐军腹背受敌的危险。 可鱼朝恩断然拒绝。 他当然要拒绝。一个堂堂的观军容宣慰处置使,怎么能让麾下的一个节度使指手画脚呢?!再说了,敌寡我众,胜负马上就见分晓,有什么好担心的?然而,此时的鱼朝恩并不知道,这场仿佛已经胜券在握的战役很快就会因他的盲目自信而遭致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