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通过三个故事突出李皋的孝顺等优点,列举本文写作依据的史册

作者:李皋

 

通过三个故事说明李皋的孝顺、有见识以及知人善用
李皋的案件被御史审查时,李皋唯恐太妃担忧,从府中出来时穿平民服饰,回府以后仍穿官服,言谈笑貌一如平日,太妃竟一无所知。降调潮州则谎称升迁,到这时官复原职了,才哭泣着告诉太妃以往的经过,并且说道,不是很重大的事,孩儿不敢禀告,恐母亲挂念不安。
李皋有奇思构想,精通各种器具古玩。李皋任荆南节度使时,有位暂居在这里的读书人,带着两付制造羯鼓用的棬,请求通报求见李皋。这位读书人将两付棬先打开给李皋的幕僚们看。这些人看了后故作惊讶地说:“这种平常的棬,还用给曹王看啊?”读书人说:“但请通报,节度使看了它们一定会识别出来的。”待到通报后,李皋见到了这两付棬,用手捧着赞叹地说:“没想到今天还能遇到这么珍贵的宝物啊!”指着两付棬说,“你们看看,这钢性,这均匀劲儿。这是用钢铁精制而成的啊!”在座的众幕僚表面上唯口称是,实际上在暗自腹诽。李皋看出幕僚心中所想,说:“你们心中不一定相信这是难得的宝物吧,请取来食柈一用。”食柈取来后,李皋亲自挑选出特别平整的食柈,将两付鼓棬打开重叠置放在食柈上面,让人将食油顷入棬中,直到注满为止。油一点也不渗漏出来。李皋说:“这两付棬一定是开元、天宝年间,向朝廷进贡的御棬。不然,没有这么制作精细的棬啊。”问献棬的读书人:“你这两付棬是从哪儿得到的。”读书人回答道:“我的先人在黔中,从当年玄宗的宫内总管高力士家中得到的。”众位幕僚们才深深拜服。事后,幕僚们又暗中问这位读书人:“你估计,曹王应偿给你多少钱!”读书人说:“也就三万吧。”待到李皋赠送给这位读书人金帛器皿等物后,这些幕僚好信计算一下,这些东西的价值果然就在三万左右。
扶风人马彝未知名时,被李皋赏识提拔,他最终以正直见称。汉阳郡王张柬之在襄阳有处园圃,李皋曾宴请属官,准备把它买过来。马彝说:“张汉阳(张柬之)有中兴本朝之功,现在的遗产应当百世共保,怎能让其子孙卖掉呢?”李皋认错说:“主管官员说错了话,使先生感到羞愧。如果不是先生,我怎能听到这话?”

列举本文写作的历史依据史册,证明文章真实性
《昌黎集·卷二十八·曹成王碑》
《唐山南东道节度使赠尚书右仆射嗣曹王墓志铭》
《旧唐书·卷一百三十一·列传第八十一》
《新唐书·卷八十·列传第五》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回忆在思绪里无限的蔓延”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皋简介

李皋(733年—792年),字子兰。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天水)。唐朝宗室将领,唐太宗李世民五世孙、曹恭王李明的玄孙。少补左司御率府兵曹参军,天宝十一载(752年),嗣曹王爵位。历仕都水使者、秘书少监、衡州刺史、湖南观察使、江南西道节度使、荆南节度使、山南东道节度使等。贞元八年(792年),李皋暴卒,年六十。追赠右仆射,谥号“成”。后加赠太子太师。
李皋曾平李希烈之乱,练兵积粮,使吴少诚畏服。性勤俭,能知人疾苦。为人多智数,常运心巧思为战舰,又造欹器。《舆地纪胜》等录有其诗。

本    名
李皋
别    称
嗣曹王、曹成王
字    号
字子兰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唐人(汉族)
出生时间
733年
去世时间
792年
主要作品
《游南雁诗》《桃源》
主要成就
平李希烈之乱;多立政绩;改进战船
官    职
襄州刺史、山南东道节度使等
爵    位
曹王
追    赠
右仆射→太子太师
谥    号
祖    籍
陇西成纪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