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王武俊接受贾林的劝说,泾原兵变后归降朝廷并受到封官加爵

作者:王武俊

 

贾林劝说王武俊归降朝廷,王武俊说出愿意归降的意见
同年六月,李抱真命参谋贾林到王武俊营中诈降。贾林见到王武俊后,道:“我来此是奉诏规劝,不是来投降的。”王武俊闻言色变,进问详情。贾林道:“天子深知您忠义为国,临行前对我说:‘先前处事有误,追悔莫及。朋友间有了错失尚可道歉,朕为四海之主,一点小事怎能耿耿于怀呢!’”王武俊道:“我是个胡将,尚且懂得安抚百姓,天子当然不会专以杀人来安定天下。如今山东有五支叛军,等到战胜他们时,百姓尽皆暴尸荒野,即使战胜了又让谁来守卫呢?我很想归顺朝廷,但已与诸镇结盟,我们胡人性直,不愿做理亏的事。如果朝廷下旨赦诸镇之罪,我便带头响应,诸镇有不听命的,我肯定会奉诏予以讨伐。这样一来,我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朋友,不用五十天,河朔便能平定。”

泾原兵变后,王武俊在贾林的劝说下与朝廷结盟,受到封赏
十月,泾原兵变,唐德宗逃往奉天(今陕西乾县),朱泚被叛军拥立为帝。马燧等将都回师勤王,田悦打算与王武俊、朱滔一同袭击李抱真。这时,贾林再次游说王武俊道:“而今退兵前面是粮食辎重,后面是精锐部队,人心坚固,难以图谋。就算战胜,利益也归魏博所有;一旦失败,成德则大伤元气。您为什么不先收复易定沧赵四州呢?”王武俊便背弃了与田悦的约定。
贾林又道:“您是冀州豪族,不应图谋占据中原。朱滔心地阴险,朝廷强大他就借您的力量为后援,朝廷力弱他就想吞并您。河北之地自古只有赵国、魏国和燕国,从来没有冀国。而朱滔自称冀王,这明显是在窥伺您的冀州啊。如果朱滔控制山东,您就必须向他称臣,若不顺从,一定会被他讨伐,到时您能向他称臣吗?”王武俊大怒,变色道:“大唐有二百年国运,我尚且不能称臣,又怎能臣服于他这个乡下佬!”于是决定,与李抱真、马燧结盟。
784年(兴元元年),唐德宗下罪己诏,施行大赦。王武俊遂聚集三军,宣布废除国号,被朝廷授为检校兵部尚书、成德军节度使。不久,王武俊又被加封为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幽州卢龙两道节度使,赐爵琅邪郡王。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指尖溫暖╮微笑了谁的过往”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武俊(735年-801年),字元英,原名没诺干,契丹怒皆部人,唐朝中期军阀。
王武俊幼善骑射,原为李宝臣部裨将,随其降唐,封成德军先锋兵马使、维川郡王。李宝臣死后,其子李惟岳造反。王武俊倒戈杀死李惟岳,但因对朝廷封赏不满,便联合幽州节度使朱滔举兵叛乱,援助魏博田悦,自称赵王。后来,王武俊与朱滔产生矛盾,复又归降朝廷,被任命为成德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赐爵琅邪郡王,后又与李抱真联军击败朱滔,累封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贞元十七年(801年),王武俊去世,赠太师,谥号忠烈。

本    名
王武俊
别    称
王没诺干
字    号
字元英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契丹人
出生地
蓟州
出生时间
735年
去世时间
801年
主要作品
《致昭义魏博等节度书》
主要成就
与朱滔等人一同称王
官    职
成德节度使、同平章事
爵    位
维川郡王→琅邪郡王
谥    号
忠烈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