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唐朝与南诏联系密切并最终使其归附,周边各国纷纷前来朝贡

作者:李适

 

唐朝与南诏联系密切并共同驱逐吐蕃,最终其归属唐朝
自贞元四年(788年)起,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与南诏即以书信往返商洽。
贞元七年(791年),唐朝派南诏旧臣段义忠回南诏洽商。
贞元八年(792年),韦皋致信南诏异牟寻,愿同南诏驱逐吐蕃于云岭之外,相互保卫,永为一家。异牟寻与清平官、大军将等密谋大计,一心归唐。次年,南诏派使臣由戎州、黔州、安南三路献表,愿归唐朝。李适赐异牟寻诏书,下令韦皋派使者到南诏安抚。
贞元十年(794年),唐与南诏于点苍山神祠会盟,结束了两国四十余年的战争状态。
贞元十二年(796年)十二月,异牟寻前来朝贺。
贞元十四年(798年)十二月,异牟寻派遣使者前来祝贺正旦(元旦)。
贞元十六年(800年)正月,南诏进献《奉圣乐舞曲》,李适在麟德殿前观赏。
贞元二十年(804年)十二月,南诏派遣使者朝贡。

日本国、女国王、骠国等国家纷纷前来唐朝朝贡
建中元年(780年)二月,日本国遣使朝贡。 八月,东僰、乌蛮遣使前来朝贡。
贞元八年(792年)十二月,牂柯、室韦、靺鞨都遣使前来朝贡。
贞元九年(793年)七月,剑南西山羌的女国王汤立志、哥邻王董卧庭、白狗王罗陀匆、弱水王董避和、逋租王弟邓告知、南水王侄尚悉曩等六国君王,亲自前来朝贡。李适授予他们官职俸禄,送其归国。
贞元十二年(796年)十二月,剑南西山国女国王前来朝贺。
贞元十六年(800年)四月,李适任命权知新罗国事金俊邕袭任开府检校太尉、鸡林州都督、新罗国王。
贞元十八年(802年)正月,骠国国王派遣使者悉利移来朝贡,并献上骠国乐十二曲与乐工三十五人。
贞元二十年(804年)十二月,日本国派遣使者朝贡。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锋利的回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适简介

唐德宗李适(kuò)(742年5月27日―805年2月25日),唐代宗李豫长子,唐朝第九位皇帝(除武则天和唐殇帝以外,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在位)。
李适初封奉节郡王。宝应元年(762年)担任天下兵马元帅,改封鲁王、雍王,在名义上统领仆固怀恩等平定安史之乱。次年拜尚书令。广德二年(764年),被立为皇太子。大历十四年(779年),代宗驾崩,李适即位。李适在位前期,以强明自任,坚持信用文武百官,严禁宦官干政,用杨炎为相,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颇有一番中兴气象。后任用卢杞等,政局转坏。建中四年(783年),爆发“泾原兵变”,李适出逃奉天,后依靠李晟等平乱。执政后期,李适委任宦官为禁军统帅,在全国范围内增收间架、茶叶等杂税,导致民怨日深。对藩镇多事姑息,使其势力日渐增强。他在位时期,对外联合回纥、南诏,打击吐蕃,成功扭转对吐蕃的战略劣势,为唐宪宗的“元和中兴”创造了较为有利的外部环境。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李适于会宁殿驾崩,享寿六十四岁。在位二十六年。谥号神武孝文皇帝,庙号德宗,葬于崇陵。
李适善属文,尤工于诗。《全唐诗》录有其诗。

本    名
李适
别    称
唐德宗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长安皇宫
出生时间
742年5月27日
去世时间
805年2月25日
主要作品
《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等
主要成就
初政清明,废租庸调制,改行“两税法”
在位时间
779年6月12日―805年2月25日
庙    号
德宗
谥    号
神武孝文皇帝
尊    号
圣神文武皇帝
年    号
建中、兴元、贞元
陵    墓
崇陵
重要事件
奉天之难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