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唐宪宗李纯军事举措之讨刘辟,除李琦,以及不立皇后的轶事典故

作者:李纯

 

宪宗李纯在位初施政图治,“志平潜叛”,削平藩镇,先是讨伐刘辟,后铲除镇海李琦

永贞元年(805年),剑南西川节度使韦皋病死,支度副使刘辟自为留后,阻兵自守,并要求朝廷同意他兼领三川(即西川、东川、山南西道)。宪宗不许。刘辟发兵围东川节度使李康于梓州,对抗朝廷。宪宗旋即命左神策行营节度使高崇文,将步骑五千为前军,神策京西行营兵马使李元奕将步骑二千为次军;与山南西道节度使严砺共同讨伐刘辟。高崇文克成都,擒刘辟,解至长安并族党诛之。既平辟,宰臣入贺,宪宗目示杜黄裳说:“此卿之功也!”杜黄裳是坚决主张讨刘辟、削平藩镇的。

铲除镇海李琦。元和二年(807年)夏,“蜀既平,藩镇惕息,多求入朝”①,镇海节度使李琦亦不自安,请求入朝。宪宗下诏征调,拜右仆射。会入朝,李琦又称疾不至。门下侍郎、翰林学士武元衡主张削藩,以为不可放纵。宪宗也认为应行威令。冬十月,诏征李琦为尚书左仆射,以御史大夫李元素为镇海节度使。李琦不受征,宪宗削除李琦宦爵及属籍(淮安王神通后代),以淮南节度使王锷统诸道兵为招讨处置使,征宣武、义宁、武昌兵,并淮南、宣歙兵俱出宣州,江西兵出信州,浙东兵出杭州,以讨之。执李琦,械送京师,乃并其子师回腰斩之。并籍没李琦资财,赐浙西百姓,代当年租赋。

李纯的轶事典故,一直没有立皇后,是为了不让皇后干涉自己任意宠幸女人

唐宪宗为了不让皇后干涉自己任意宠幸女人,明确表示不立皇后。《旧唐书·后妃传》记载宪宗说,“帝多私爱,以后门族华盛,虑正位之后,不容嬖幸,以是册拜后时。” 从宪宗开始,穆宗、敬宗、文宗、武宗、宣宗相继效法,也都没有立皇后,原因与其类同。这一时期史书上所称的皇后,其实都是她们的儿子当上皇帝以后加封的。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向陽花的秘密”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纯简介

李纯(778年―820年),初名李淳。唐朝中期皇帝,唐德宗李适之孙、唐顺宗李诵长子,早年被封为广陵郡王。贞元二十一年(805年),立为太子,改名李纯。同年八月即位。
李纯即位后,励精图治,重用贤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力图中兴,从而取得元和削藩的巨大成果,使藩镇势力暂时有所削弱,重振中央政府的威望,史称“元和中兴”。元和十五年(820年),李纯于大明宫的中和殿驾崩,享年四十三岁,在位十五年。谥号昭文章武大圣至神孝皇帝,庙号宪宗,葬于景陵。

本    名
李纯
别    称
李淳、唐宪宗
所处时代
唐朝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长安
出生时间
778年
去世时间
820年
主要成就
改革弊政,开创元和中兴,平定藩镇
年    号
元和
庙    号
宪宗
谥    号
圣神章武孝皇帝
陵    墓
景陵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