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孔谦五代时后唐大臣,为庄宗李存勋所宠信,并赐予“丰财赡国功臣”之名号

作者:孔谦

 

孔谦在后唐时担任租庸使,善于敛财横征暴敛,致遭众民怨愤。

孔谦,(?-926)五代时后唐大臣。魏州(今山东省临清市烟店镇)人。初为吏,书算,后唐庄宗李存勋以魏博任度支使,后任租庸副使、租庸使。他善于聚敛钱财。李氏与朱梁长年用兵,他在筹措军需用品中,横征暴敛,致遭众民怨愤。但他为庄宗李存勋所宠信,并赐予“丰财赡国功臣”之名号。明宗李亶即位,被处死。1971年孔谦墓志铭在烟店镇出土。
在《资治通鉴》里,有关孔谦的笔墨大多集中在“租庸使”这一职务上。当时,租庸使主持国家的税政,类似于今天的国家税务局长和财政局长,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对于个人来说,也是一个美差。因此,围绕着租庸使这把交椅,孔谦可谓是费尽心机,机关算尽;做上这把交椅之后,更是把租庸使的职能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皇天有眼,孔谦兄也因此送上了“卿卿性命”。

孔谦善于察言观色得到了上司的青睐,他深得李存勖的赏识。
后梁时期,孔谦本是魏州的孔目吏,因其善于察言观色、腿勤眼活得到上司的青睐。魏州叛梁归唐后,后梁与后唐之间围绕魏州的归属展开十多年的战争。其间,作为孔目吏的孔谦也随着由梁归唐,并重敛
百姓以供军需,深得晋王李存勖赏识,后唐正式建立以后,李存勖委之以租庸副使的职位。可能正是因为在租庸副使的位置上,他看到了租庸使是一份美差,才下决心要把这一职位收入囊中。而要登上租庸使的宝座,把“副”字抹掉,必须要把现任挤掉才行。租庸使张宪不仅占着正职的位子,而且清正廉洁,成了孔谦的第一个绊脚石。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第九朵云”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孔谦简介

孔谦(?-926年) 五代时后唐大臣。魏州(今山东省临清市、另说河北省魏县)人。初为吏,书算,后唐庄宗李存勋以魏博任度支使,后任租庸副使、租庸使。他善于聚敛钱财。李氏与朱梁长年用兵,他在筹措军需用品中,横征暴敛,致遭众民怨愤。但他为庄宗李存勋所宠信,并赐予“丰财赡国功臣”之名号。明宗李亶即位,被处死。1971年孔谦墓志铭在烟店镇出土。

本    名
孔谦
别    称
丰财赡国功臣
所处时代
五代时后唐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魏州
出生时间
926年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