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和陵即孟知祥墓,是五代时期后蜀皇帝孟知祥的陵墓,史称“和陵

作者:孟知祥

 

孟知祥给董璋写信的时候把董误写成重,李镐说这个是我军必胜的预兆。

孟知祥讨伐董璋时,胜负难料,众将意见不一。孟知祥为了表示信心,便写信给董璋,却因失误把“董”写成了“重”,为此很不高兴。判官李镐却率众将向孟知祥贺喜,孟知祥道:“现在胜负难料,有什么好贺喜的!”李镐道:“董字是草字头下一个重,如今大王把草字头去掉,只写一个重,这是表示”董“字无头。这是我军必胜的预兆。”于是,军心大振,一战击败董璋。


孟知祥的墓史称和陵,他和妻子合葬,墓位于四川成都。

孟知祥墓,史称和陵,是孟知祥与妻子福庆长公主的合葬墓,位于四川成都市北约七公里的磨盘山南麓,是一座在南方罕见的带北方草原建筑风格的陵墓。
1971年,孟知祥墓被发掘。1980年7月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8] 2006年5月25日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此生不换”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孟知祥(874年-934年),字保胤,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西南)人,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
孟知祥是晋王李克用的侄婿,在后唐深受重用,历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北京留守等职,后出任西川节度使。后唐明宗年间,孟知祥逐渐产生据蜀自立之心,不听后唐朝廷诏令,甚至一度举兵反叛。他于长兴四年(933年)吞并东川,尽占两川之地,被拜为检校太尉兼中书令,剑南两川节度使,封蜀王。应顺元年(934年)正月,孟知祥在成都称帝,建立后蜀,并于四月改元明德。他在位仅七个月,终年六十一岁,庙号高祖,谥号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葬于和陵。

本    名
孟知祥
别    称
孟保胤
所处时代
五代十国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邢州龙冈
出生时间
874年5月10日
去世时间
934年9月7日
主要作品
《下蜀国教》
主要成就
割据两川,建立后蜀
庙    号
高祖
谥    号
文武圣德英烈明孝皇帝
陵    号
和陵
年    号
明德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