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李昪935年被加封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并开设了大元帅府

作者:李昪

 

918年,徐知诰在广陵平定叛乱,掌握了南吴朝政
918年(贞明四年),徐知训被大将朱瑾所杀,徐知诰在润州得到消息,抢先赶到广陵平乱,从而控制了南吴朝政。
徐知诰执政后,为了收揽民心,宽缓刑法,推广恩信,还建造延宾亭用以接待四方之士。宋齐丘、骆知祥、王令谋等人都成了他的重要谋士,其他凡有流落在其境内的士人他都加以任用,还经常派人到民间了解疾苦,遇有婚丧匮乏的,便设法予以周济,因此赢得了人们的好感。尽管徐温身居金陵遥秉大政,但人心已大多归向徐知诰。


919年(南吴武义元年),杨隆演称吴国王,任命徐温为大丞相,徐知诰为左仆射、参政事兼知内外诸军事。
921年(顺义元年),徐知诰被吴王杨溥任命为同平章事,遥领江州观察使。不久,南吴升江州为奉化军,任命徐知诰为奉化军节度使。
927年(顺义七年),徐温在行军司马徐玠的劝说下,派次子徐知询到广陵,准备让他代替徐知诰执掌朝政。不久,徐温病死,徐知询回金陵奔丧,徐玠就改变立场转而为徐知诰效力。 同年十一月,吴王杨溥僭号称帝,改元乾贞,任命徐知诰为太尉、中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
932年,徐知诰出镇金陵,担任镇海、宁国节度使
932年(大和三年),徐知诰担任镇海、宁国节度使,出镇金陵,并沿用当年徐温的做法,任命儿子李景通为司徒、同平章事、知中外左右诸军事,将他留在广陵辅理朝政。
933年(大和四年),徐知诰被封为东海郡王。
935年(天祚元年),南吴加封徐知诰为尚父、太师、大丞相、大元帅、齐王,并将升州、润州等十州之地划为齐国。徐知诰推掉尚父、丞相之职,并在次年开设大元帅府,设置官员。这时,闽国、南汉等国都遣使者前来,劝徐知诰称帝。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冰公主”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李昪简介

李昪(889年1月7日-943年3月30日),字正伦,小字彭奴,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建立者。
李昪原名徐知诰,是南吴大将徐温养子,曾任升州刺史、润州团练使,后掌握南吴朝政,累加至太师、大元帅,封齐王。937年(天祚三年),李昪称帝,国号齐。939年(升元三年),又改国号为唐,史称南唐。他在位期间,勤于政事,变更旧法;又与吴越和解,保境安民,与民休息。943年(升元七年),李昪因丹药中毒而死,是为南唐先主,庙号烈祖,谥号光文肃武孝高皇帝,葬于永陵。

本    名
李昪
别    称
徐知诰、彭奴
字    号
正伦
所处时代
五代十国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徐州彭城
出生时间
889年1月7日
去世时间
943年3月30日
主要作品
《咏灯》
主要成就
建立南唐
在位时间
937年-943年
年    号
升元
庙    号
烈祖
谥    号
光文肃武孝高皇帝
陵    号
钦陵(永陵)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