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在史籍《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僣伪列传三》和《宋史·卷四百七十九·列传第二百三十八·世家二》中都有关于孟昶的记载

作者:孟昶

 

孟昶曾受到赵匡胤赵光义欧阳修等人的高度评价
赵匡胤:汝以七宝饰此,当以何器贮食?所为如是,不亡何待!
赵光义:朕闻孟昶在蜀,亦躬亲国政。然于刑狱优游不断,每有大辟,罪人临刑,必令人侦伺其言,一言称屈,即移司覆勘,至有三五年间不决者,以为夏禹泣辜,窃效之,而不明古圣之旨,盖大禹自悲不及尧、舜,致人死法,所以下车而泣。


勾延庆:本仁祖义,允文允武,乃天下之贤主也。
张唐英:①昶幼聪悟才辨,自袭位,颇勤于政,边境不耸,国内阜安。②昶戒王衍荒淫骄佚之失,孜孜求治,与民休息,虽刑罚稍峻,而不至酷虐,人颇安之。然不识天时,用庸臣之谋,结并州之援,此至愚极昏者之所不为,而昶为之,固宜诛之无赦。及王师吊伐,能翻然束手归命,生享大国之封,死有真王之赠,子孙俱享厚禄,太祖皇帝真有恩於降虏哉!
欧阳修:昶好打球走马,又为方士房中之术。
吴任臣:①后主初即位,颇勤政事……性复仁慈柔怀,每决死刑,多所矜减。②史言后主朝宋时,自二江至眉州,万民拥道,痛哭恸绝者凡数百人,后主亦掩而泣。藉非慈惠素著,亦何以深入人心如此哉?迹其平生行事,劝农恤刑,肇兴文教,孜孜求治,与民休息,要未必如王衍荒淫之甚也。独是用非其人,坐致沦丧,所由与前蜀之灭亡有异矣。
蔡东藩:蜀主孟昶,嬖幸宠妃,信任庸材,已有速亡之咎,乃反欲勾通北汉,自启战衅,虽欲不亡,其可得乎?
孟昶的事迹在《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僣伪列传三》等史籍中都有记载
《新五代史·卷六十四·后蜀世家第四》
《旧五代史·卷一百三十六·僣伪列传三》
《宋史·卷四百七十九·列传第二百三十八·世家二》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撕扯伱の創傷”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孟昶简介

孟昶(chǎng)(919年―965年7月12日),初名孟仁赞,字保元,祖籍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沙河孟石岗),生于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五代十国时期后蜀末代皇帝(934年—965年)。明德元年(934年),孟知祥去世,孟昶即位。他诛杀了恃功骄横的大将李仁罕,满朝慑服。又攻取秦、凤、阶、成四州,尽有前蜀之地。在位三十二年,适逢中原多故,境内少有战事,经济发展,但孟昶本人亦颇为奢侈淫靡。广政二十七年(964年),宋太祖赵匡胤派王全斌等伐蜀。次年,孟昶降宋,被俘至京师,拜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封秦国公。旋卒,追赠尚书令、楚王,谥号“恭孝”。孟昶好学能文,《全唐诗》存其诗一首。

本    名
孟昶
别    称
孟仁赞、孟府郎君
字    号
字保元
所处时代
后蜀、北宋
民族族群
汉族
出生地
太原
出生时间
919年
去世时间
965年7月12日
主要作品
《避暑摩诃池上作》
主要成就
擒杀李仁罕,攻取四州;刊刻“十一经”
祖    籍
邢州龙岗
在位时间
934年—965年
官    职
检校太师兼中书令(北宋)
爵    位
秦国公→楚王(追封)
追    赠
尚书令
谥    号
恭孝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