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360

当前:首页 > 资料

史籍《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二○·王懿恪公拱辰传》、《宋史·卷三一八》中有关王拱辰的相关记载

作者:王拱辰

 

王拱辰,后来当上状元之后,仁宗赐名王拱寿,仁宗庆历元年任翰林学士
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举进士第一名,登庚午科状元及第,深得仁宗赏识,赐名拱寿,初官通判怀州,入值集贤院,知制诰。历监察判官,修起居注庆历元年。仁宗庆历元年(1041年)为翰林学士,知审官院。庆历二年(1042年)辽使者两次来宋提出领土要求,遂据理力争,直斥其非,使辽国未敢轻举妄动。

北宋神宗元丰八年,王拱辰因病去世,享年73岁
仁宗道:“非拱辰深练故实,殆难答也。”迁御史中丞,进言罢夏竦、贬滕宗谅,被仁宗采纳。有人用铸佛像名义迷惑众人,京都之人趋之若鹜,宫廷竟也出钱资助。便奏陈此举动摇军心,易引起民怨,仁宗遂下令禁止铸像。仁宗在迩英阁供置《太玄经》,沉迷占卜,拱辰功仁宗应垂意《六经》,旁采史策。后因反对庆历新政,抗疏论新法之害,借故劾逐王益柔、苏舜钦以倾范仲淹,为公议所薄。仁宗皇祐(1049-1051)初出知郑州,徒澶、瀛、并三州。皇祐四年(1052年)为学士承旨兼侍读。仁宗嘉祐元年(1056年)再次拜三司使,出使契丹,受到非常之礼遇。后因事被弹劾,以端明殿学士出知永兴军,移知泰州、定州2州。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知大名府。后两任三司使,累拜御史中丞,数论事,颇强直。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神宗继位,迁太子少保。神宗熙宁元年(1068年)复以北院使召还。王安石为参知政事时,视其为异己,将其贬知应天府。熙宁四年(1071年)判河阳。熙宁八年(1075年)回朝为中太一宫使。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转南院使,赐金方团带。接连上疏极言保甲法之弊端,言辞恳切。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即位,加检校太师,累武汝军节度使,徙彰德军节度使。生平事迹见《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二○·王懿恪公拱辰传》、《宋史·卷三一八》等有传。
北宋·神宗元丰八年(1085年)病卒于彰德军节度使任上,终年73岁。朝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懿恪。著有《文集》70卷,今已散佚。

免责声明:本文(含所附图片)由热心网友 “┎︿个人、独舞” 上传发布,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参考资料

王拱辰(1012-1085年),原名王拱寿,字君贶,北宋·开封府咸平(今河南省通许县)人。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十七岁举进士第一,通判怀州,入集贤院,历监铁判官,修起居注庆历元年(公元1041年)为翰林学士,累拜御史中丞,累官武汝军节度使。数论事,颇强直。尝论夏竦不宜官枢密,帝未省遽起。至前引帝裾,竦遂罢。因逐王益柔、苏舜钦以倾范仲淹,为公议所薄。北宋·仁宗、英宗、神宗时期著名诗人。

本    名
王拱辰
字    号
君贶
所处时代
北宋
民族族群
汉人
出生地
开封府咸平
出生时间
1012
去世时间
1085
主要作品
《文集》(已散佚)
主要成就
北宋·仁宗、英宗、神宗时期著名诗人。
关闭
CopyRight 2017 | 语文360网 | 邮件:| 鲁ICP备15023639号-1